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接下來一個月的熱門話題都將是高考成績,而“高考釘子戶”唐尚珺無疑是最有話題和流量的一位。
2024年是他第16次參加高考,36歲依舊不肯放棄報考理想大學,不達分數線誓不罷休。
為此,有人特地制作了他歷屆高考成績的數學模型,用以分析他今年的成績。
那么,唐尚珺為何對高考如此執著?他今年會是最后一次高考嗎?
認清現實
6月9日下午,唐尚珺結束了自己的第16次高考之行。畢竟作為昔日的話題人物,他還是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記者的關注。
當天晚上,一名記者在廣西防城港市遇到了唐尚珺,順勢對他發出了采訪邀請。
或許是早已習慣了記者的采訪,他當即就表示同意。
這名記者直言不諱,當場就直接詢問起了他今年的高考成績。
據唐尚珺表示,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績大概率不甚理想,以往的高考經驗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外加今年還是廣西高考綜合改革的第一年,不再有文理之分,復習期間又不了解題型,搞得自己很不適應,成績應和去年相差無幾。
同時,唐尚珺還告訴記者,今年過大的精神壓力是自己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另一個因素。
其中一部分來自自己,另一部分來自親朋好友對自己結束高考循環,走上人生正軌的期待。
記者最后又詢問起了他的高考志愿。
唐尚珺告訴記者,仍和去年一般,希望自己能就讀師范類高校,同時表示今年自己肯定會服從調劑。很明顯,他很后悔去年所做出的選擇。
2023年6月7日,或許是已經認清了現實,又或是想要結束“高考循環”,唐尚珺懷著最后一次參加高考的心態,開始了自己的第15次高考。
原本按照他的計劃,如果考上了理想的院校,就繼續完善自己的學業;如果高考失利,就選擇近些年大熱的師范類院校,當一名老師。
結果事與愿違,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出了一些差錯,致使他空握594分的好成績,卻沒有一所高校選擇錄取他。
盡管還有調劑和補考的機會,但他最后還是選擇了拒絕。
對唐尚珺來說,他今年已經35歲了,選擇專業就等于選擇未來,是沒有任何辦法將就的,所以他才會繼續參加2024年的高考。
當采訪的內容一經傳出,唐尚珺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早在2016年,他就已經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了,但他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直到現在的第16次高考,執著?死腦筋?還是想出名?都是大家對他的猜測。
而他之所以這么做,與他年幼時期的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從天才到泯然眾人
唐尚珺1988年出生在廣西防城港市,一家七口人,拋開父母外,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唐父是唐家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中專學歷,又做了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師,深知知識方能改變命運的道理,因此他十分重視孩子們的學習狀況。
期望越大,失望就有多大,三個女兒與長子完全沒有繼承到唐父的學習基因,初中、中專沒讀完就選擇了輟學。
相較于“不成器”的哥哥姐姐們,唐尚珺天資聰穎,無論學習什么都能很快掌握其中的竅門,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唐父對他也很是寵愛,無論怎么調皮愛玩,都不愿打罵懲罰。
而他也沒有讓父親失望,2002年以全鄉最好的成績,考上了縣里最好的中學。
家里人始終都相信他能一帆風順地完成學業,考入無數中國學子心中夢寐以求的大學——清華北大,就連他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
因為自己考入了欽州二中,這是欽州最好的高中,每年考入重點大學的學生不計其數,其中不乏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
唐尚珺將自己的目標定為清華大學,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自信,更多的還是回應父親的期待。
據他回憶,父親曾在自己的書桌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以后要跨越長江,渡過黃河。”其用意不難理解。
而且唐尚珺還從父親的口中聽到了一個關于同鄉的傳聞。
在早些年,村子里有個學生考入了清華大學,待他完成學業,不僅在政府里當官,返鄉后又給父母蓋起了新房,修平了村頭坑坑洼洼的道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與人之間受后天生活環境的影響,差距就會越變越大,唐尚珺便是如此。
隨著心智的愈發成熟,他慢慢被外界抹弭了學習的心性。
他曾參與了街邊一場寫數字從1到500的游戲,輸光了一整個月的伙食費,甚至還喜歡上和同學逛街游玩。
據何漢立回憶,一次唐尚珺看到同學擁有一雙輪滑鞋,他不顧自己的經濟條件竟也買了一雙,為了炫耀,開始在空曠的馬路上沒日沒夜地練了起來。
何漢立是唐尚珺的初中好友,兩人經常寫信聯系,還約定一起去北京上大學。
唐尚珺荒廢了自己的學習,高考成績僅為372分,僅能報考專科學校。
事已至此,唐尚珺仍不知悔改,相信自己復讀一年,仍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學。
高考循環
可人一旦適應了舒適的環境,再想要進行改變,哪有那么容易?更何談欽州二中不乏留級多年的學生。
以唐尚珺復讀第一年為例,欽州二中高三年級共有37個班,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復讀生。
第二次高考,唐尚珺的成績仍不理想,僅僅考了400分,被一所職業技術學院錄取。
就這樣,唐尚珺開始了自己的高考循環,過上了長達十幾年的雙面人生。
親朋好友面前,他是職業學院的學生;現實中他則是每年高考大軍中的一員。
隨著高考成績的不斷提升,372分、400分、…530分、587分、乃至超過六百分,他對自己的期待也在慢慢提升,同時克服自己身上的各處缺點……
看上去一切似乎都在慢慢變好,事實上卻沒有太大的改變。
一次暑假,唐尚珺買了一套高考書籍,想要提前開啟復讀生活,可每次都沒有耐心,僅僅溫習了一兩頁。
還有一次中秋燈展,唐尚珺本想繼續學習,可最后又跑出了家門。
其實這樣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復讀生活雖然枯燥,但同時又對自己給予了明年的“希望”。
這類人就像是人生路上的賭徒,投入的時間成本越大,就越希望明年贏得更多。
除了個人原因外,廣西省對歷屆復讀生的待遇,也是他們選擇復讀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是以欽州二中為例,只要考生的成績超過二本線,就能免除次年的學費,達到一本線還會頒發獎金,甚至是生活補助。
2013年,唐尚珺第五次參加高考,此番他終于收獲了回報,成績超過一本線達530分。
按照學校的規定,他復讀不僅能免除學雜費,學校每月還給他額外補貼400元。
解決了生活問題,又收獲了理想的成績,唐尚珺突然覺得距離幼年時的夢想,也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
這年暑假,他用自己積攢下來的生活費去了趟北京,既見識到了北京的繁華,也看到了自己夢想中的名校,那宏大的校門,優美的學院建筑,無不在吸引唐尚珺那顆悸動的內心,他不曾一次幻想著自己考入清華大學的場景。
2016年,唐尚珺距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考出了625分的優秀成績,他也有了把真相告訴家人的勇氣。
本以為家人不會繼續支持自己復讀,結果突來噩耗,父親患上了癌癥,因為家庭貧困,根本拿不出治療的費用。
或許是孝心使然,又或許是夢想作祟,唐尚珺再次做出了復讀的決定,校方給他獎勵了十萬元。
自唐尚珺的高考成績首次突破六百分以來,他的高考成績再難作出突破,已經多年維持在六百分上下。
距離心中的名校總是差了幾十分,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他每次在得知高考成績后總是心有不甘,埋怨自己當時為什么不再細心一點。
然而人生就是如此,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
多年下來,唐尚珺收獲了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大等名校的錄取通知書。
他有過興奮,也有過意難平,可他每次都會翻過這一頁,選擇繼續復讀。
曾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選擇這么做?
唐尚珺談到了自己的姐姐:“他們沒有珍惜學習的機會,才會過得這么艱苦。”
此人繼續詢問唐尚珺:“你珍惜讀書的機會嗎?”
唐尚珺說:“當我嘗試放棄的時候,我總會得到新的機會。”
這番看似堅定的回答,背后卻藏著道不出的萬般滋味。
人們也非常期待他接下來的選擇,甚至還有一些人根據他以往的高考成績,制作了數學模型,以此推測他今年的高考成績。
自他2019年最優的一次成績之后,不僅沒有突破過了,反而呈下滑趨勢。
再加上今年廣西高考改革元年,眾人預估唐尚珺的成績會比上一年低不少,大概率會在570分左右,清華大學肯定是沖不上的,讓我們期待6月25號的揭榜。
為了夢想,失去了人生
當然,這是唐尚珺的選擇,我們無法多做評價,但他這般堅持真的值得嗎?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一問題。
上文曾提到唐尚珺的好友何漢立,他在學習時期的經歷與唐尚珺幾乎是相差無幾,同樣的聰慧過人,同樣的名列前茅。
但何漢立卻有一種唐尚珺不具備的特質,那就是能看清現實。
兩人曾相約北京,何漢立在得知自己無法完成這一目標后,選擇了繼續前進,考入了廣西師范學院,從而邁入了人生的上升階段。
他在廣西廣播電視臺工作期間,先是做起了記者,后又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成為了一名紀錄片人。
憑借著自己的不懈努力,何漢立拍攝了許多頗具影響力的紀錄片,如《新一代劉三姐李思宇》、《油茶飄香迎客來》等,其中CCTV-1頻道就曾播出過他負責拍攝名為《壯美廣西》的紀錄片。
如今的何漢立,正在向著“全能型”紀錄片人的目標不斷前進。
反觀唐尚珺呢?說好聽點是在繼續堅持夢想,實際上卻是在原地踏步。
在復讀期間雖享有校內的補助,但寥寥數百元的金錢遠遠無法支撐一個正常人的生活開支。
每年寒暑假,唐尚珺都受現實所迫出去打工賺錢。
他做過家教,做過外賣騎手,其中在電子廠工作的經歷他記得尤為深刻。
唐尚珺曾就職一家廣東制作電子儀器屏幕的企業,生產車間是全封閉模式,空氣不流通,充斥著各種化學試劑難聞的味道。
雖然月薪高達五六千,但唐尚珺僅僅工作了四五天,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連工資都沒拿選擇了離職。
他這樣形容自己這段時期的經歷:“好像永遠都處在工作時間,連一點做自己事的時間都沒有。”
從2018年起,何漢立開啟了人生新階段,單位不僅為他解決了住房問題,他還遇到了摯愛,邁入了婚姻殿堂,不久后又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妥妥的人生贏家。
在婚禮上,唐尚珺對好友予以祝賀的同時,不禁思考起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覺得自己就是大海中的一葉孤舟,不知道海岸在哪里。
如今的唐尚珺仿佛是認清了自己,不再過分執著于對名校的念想,有了回歸現實的想法,希望能當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
我們不知道唐尚珺會不會結束自己的高考循環,但人生終有力竭時,當無法完成目標時,不如選擇及時抽身,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人生智慧。
又或許他是呆在自己的舒適圈里走不出來了,不肯面對新的人生挑戰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猶如何漢立一般,在紀錄片領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紀錄片《高十》
何漢立百科
唐尚珺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