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49年5月27日傍晚,負責攻擊上海市區的解放軍27軍司令員聶鳳智,突然來到了第三野戰軍司令部。
聶鳳智
聶將軍向司令員陳毅報告說,上海市區的敵軍已經盡數被肅清,但楊浦區的發電廠和自來水廠還未攻破。
兩個廠子內有敵人八千人,原本不足為慮,但是此時此刻,他們卻讓聶鳳智有了投鼠忌器的顧慮。
聶將軍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無奈之下,只能來找陳毅拿主意。
陳毅元帥
聽了聶鳳智的報告,陳毅也陷入了沉思。半晌之后,他問出了一句話:“敵人的指揮官是誰?”聶鳳智當即回答道:“是230師師長許照。”
陳毅眼前一亮,然后將同樣的問題又問了一遍。在得到相同的回答后,他突然笑了起來,然后大聲對手下的參謀說道:“快去找蔣子英先生來!。”
這個蔣子英到底是誰?為何陳毅想要破敵還要請他?而區區兩個廠子和八千名敵人,又為何敢于阻擋數十萬解放大軍呢?
這些,還要從上海的解放說起。
上海,在清末成為了中國最為重要的口岸及金融中心。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上海建廠、交易貨物的中外商家越來越多。
到了1947年,上海的工廠數量、工人數量及資產總值,都已經超過了中國國內總數的一半。大上海,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經濟中心。
解放前的上海
1948年,隨著蔣介石在遼沈戰役中的失敗,以及押寶美國總統人選的失誤,一系列的惡性后果發生了。
曾經一直支持他的美國人,已經不再想管他了。曾經動不動便吹噓自己是“美械部隊”的國民黨軍隊,也成了發不出槍和子彈的叫花子。
平津戰役前,蔣介石給手下的將領開會,讓他們向下傳達“要愛惜武器”的精神。這在一年多之前,簡直無法想象。
外援沒有了,上海這個經濟中心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蔣介石如果還想在大陸有所作為,上海的經濟就是他的基礎。
解放軍渡江之后,為了表示自己的重視,蔣介石就像曾經在沈陽、徐州、北平一樣,親自現身督戰。
同時,他還將自己最后的嫡系將領:湯恩伯調了過來,準備讓這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將軍放手一搏。
但是,現實對于蔣介石來說,實在是有些殘酷。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3日,杭州解放。上海失去了所有的外圍保護,成了一座孤城。
而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幾十萬部隊,正在向上海集結,準備將這個中國經濟最強的城市一舉解放。
面對這種情況,蔣介石只能執行自己的“B計劃”:掠奪上海的財富,海運到臺灣。
至于湯恩伯,他也沒打算扔下。蔣介石暗中對湯恩伯說,如果實在打不過,也可以從海路撤退。
湯恩伯
湯恩伯的能力絕對算不上強,但是此時卻顯得有恃無恐。
在上海,他有二十多萬的部隊,以及縱深數十里、由數千個碉堡組成的防御體系,還有三十多艘軍艦、120架飛機。
憑借這些東西,他覺得自己可以和解放軍周旋6個月。
而且,他已經在上海的各大工廠和大型商業設施中,布置了部隊和特務,準備一旦守不住,就把上海搬空、砸爛。
而此時,毛主席卻已經高瞻遠矚地意識到,上海作為一個中國絕無僅有的工業化大城市和國際貿易港,對戰后的經濟恢復作用極大。
如果在戰斗時將上海打爛了,他無法向全國的人民交代。
于是,在七屆二中全會時,毛主席給出了自己的期望:上海盡量和平解放,如果無法做到,那也要將破壞程度降至最低。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三野戰軍的陳毅和粟裕兩位司令員,制定了一套非常復雜的計劃:
他們準備先派兵封鎖黃浦江,切斷敵人的退路,然后以重兵進攻蘇州河、吳淞口,將敵人的重兵吸引到外圍殲滅。
等到將其消滅得差不多時,再派遣一支素質過硬的部隊,進入市區,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巷戰。
而且,陳毅還特別提到,部隊進入市區后不準開炮,也不準使用炸藥包,只能用輕武器和敵人戰斗。
這種打法,相當于解放軍放棄了自己的火力優勢,用老方法打仗。雖然確實能保護上海的城市建筑,但是卻必然會增大我軍的傷亡。
事后,陳毅稱這種打法為“瓷器店里打老鼠”。其不甘和無奈的心情,已經是溢于言表了。
5月12日,解放軍第27軍開始向上海的敵外圍防御圈逼近,隨后便在吳淞地區開始了進攻。
這一仗,為了攻克敵人的密集堡壘群,解放軍采用了“小群多路攻擊”的方式,將部隊分成一個個小部分,水銀瀉地一般的朝著敵人的陣地撲去。
而敵人的堡壘,配置也相當狠辣。那些山頭陣地的子母堡,不僅相當隱蔽,而且外圍還有刀陣、翻板、陷阱等機關。
而每一個射擊孔位,也都配有三到四挺輕重機槍。解放軍的每一次沖鋒,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但是,三野大軍經過淮海戰役的洗禮,此時的戰斗力已經非比尋常。
前面的一批戰士倒了下去,后面的戰士就會喊著“為戰友報仇”,更加奮不顧身的撲上去。經過一段時間的敲打,上海外圍的防線,被切開了一道道口子。
接到報告的湯恩伯嚇壞了,他馬上命令兩個步兵營、兩個戰車連和兩個炮兵營,向剛剛丟失的陣地發起了反沖鋒。
在13日上午11時,他們還真的把陣地又奪了回來。
這一仗,是三野渡江之后,遇到的第一次較大的挫折。軍首長立刻總結經驗,號召戰士們獻計獻策,再攻敵人防線。
到了14日傍晚,我軍的近百門重炮也被拉了上來。很快,雙方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搏殺。雖然我軍并未能很快突破陣地,但是卻給敵人的有生力量造成了很大殺傷。
前方的傷亡數字不斷被送來,湯恩伯慌了。情急之下,他立刻下令,從市區調三個軍補充到吳淞陣地。
當消息傳來,粟裕司令員大喜,這不就是他期望的結果嗎?現在,在外圍的敵人已經全部被吸住了,市區內必然空虛。
此時如果對市區展開攻擊,其結果必然很好。在向中央軍委請示后,粟裕決定,在5月25日對上海市區展開進攻。
到了5月23日,粟裕突然得到了一個情報:湯恩伯已經逃到了吳淞口外的一艘軍艦之上,而且正在全面收縮兵力,集中防守吳淞、蘇州河一線的陣地。
粟裕
這也就意味著,敵人準備放棄上海了;同樣意味著,他們對上海的全面破壞即將開始。為了搶時間,粟裕決定提前發動總攻。
5月23日夜,解放軍的四個軍同時從上海的四面八方展開了進攻。到了次日黃昏,上海的外圍陣地已經全部被我軍攻下來了。
而負責市區內戰斗的27軍,也做好了進城的準備?!按善鞯昀镒ダ鲜蟆钡膽鸲?,即將正式開始。
這場戰斗在開始階段,進行得還很順利。經過了一夜的奮戰,蘇州河以南地區的敵人已經全部被肅清。
但是,敵人重兵防守的蘇州河,卻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河面上架著十幾座鐵橋,每一個鐵橋的橋頭,都有幾十挺輕重機槍在作防守。
解放軍的每一次沖鋒,都會帶來巨大的傷亡。一些中層指揮官受不了了,建議使用重炮轟擊。
聽到這種聲音后,軍長聶鳳智和政委劉浩天來到了前線,再次給戰士們做工作。
劉浩天指出,對面的那些大樓里,住的都是普通市民,都是我們的同胞和階級兄弟。
如果一炮轟過去,必然會出現大量傷亡,到那時候,我們就會失去民心;
而且,樓里還住著外國人,如果造成了他們的重大傷亡,就會引起巨大的外交事件,甚至很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所以,重炮是不能用的,還是要開動腦筋,在別的方面想辦法。
此時,戰士們發揚了我軍軍事民主的優良傳統,想了很多高招。
解放軍202團一部,在其他部隊的掩護下,用找來的幾艘小船結成了一個簡易的“船橋”,橫跨河面越過了敵人的陣地;
204師的一個營,在政委遲浩田的帶領下,通過一條臭氣熏天的下水道,繞過了敵人的阻擊……。
各個部隊各想辦法,各顯其能,還真的就突破了敵蘇州河陣地。
蘇州河的失守,造成了敵人的連環崩潰。敵51軍是所謂的“雜牌軍”,平時飽受歧視。其軍長劉昌義,早就開始接觸地下黨,并且約定要相機起義。
而湯恩伯逃走前,恰恰任命他來指揮剩下的部隊。25日上午10點左右,劉昌義來到了27軍軍部,與聶鳳智簽訂了起義協定。
劉昌義
至此,負責防守上海的國民黨軍,大部分都放下了武器。
在又經過了兩天的拉網式打擊之后,蘇州河北岸的敵人已經被基本肅清,吳淞口內外的炮聲也停了。
但是,在楊浦區的發電廠和自來水廠,卻仍有八千多名敵人拒不投降。而且,這些人還耍起了“青皮”,聲稱只要解放軍敢進攻他們,他們就會把兩個廠子給炸了。
不得不說,這伙敵人的“選址”眼光,還是很獨到的。這兩個廠,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生活用電、用水來源。
一旦它們遭到戰火的破壞,將有上百萬上海市民的生活難以保障。這對上海這個大型商業城市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此時,聶鳳智軍長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于是便去野戰軍司令部,找陳毅司令員拿主意。
陳毅脾氣火暴,一聽說這件事后,立刻暴跳如雷,大喊著:“幾十萬敵人都讓我們吃沒了,區區八千人也敢頑抗!”
但是罵歸罵,事情還要解決。陳毅冷靜下來之后,便詢問聶鳳智,對方的指揮官是誰。
聶鳳智回答,兩個廠里的敵人是國民黨230師,其師長名叫許照。
陳毅心中一動,馬上一拍大腿,對手下的參謀說道:“快去找蔣子英先生來!”
這個蔣子英,是一位先后在美國、法國留過學的學者。他身上既有傳統文人的責任感,也有反抗舊社會的勇氣。
在五卅運動時,他參加過游行示威;在北伐戰爭時期,他也參加過宣傳工作。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他雖然是國民黨黨員,但是卻和我黨的重要領導人惲代英過從甚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蔣介石露出了自己兇狠狡詐的一面。蔣子英不愿與其同流合污,于是憤然出國留學。
在國外,他不僅獲得了博士學位,還有了不錯的工作和安穩的生活。
不過在抗戰爆發后,他放棄了在海外過安穩日子的機會,毅然回國,當了一名教授。八年間,他培養了數不清的愛國學生。
抗戰勝利后,蔣子英來到上海定居。隨著解放戰爭的爆發,他越來越厭惡蔣介石的獨裁,因此開始謀求一條新的救國之路。
1947年,他參加了上海民革臨時分會,和很多愛國民主人士們一起,公開與國民政府唱反調。
至于蔣子英和許照的關系,其實也很簡單。當年在抗戰時期,蔣子英曾經在陸軍大學任教。而許照,就是他的學生。
蔣子英教授證書
蔣子英當時對許照很好,所以許照對蔣子英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尊重。只要蔣子英能夠出馬,應該可以勸降許照。
很快,參謀人員就將蔣子英接到了司令部。當陳毅將讓他勸降許照的意思表達出來后,這位德高望重的學者立刻滿口應允。
蔣子英的全家照
他早就看出來,日后得天下的必然是共產黨人。此時讓許照繼續為蔣介石當炮灰,實在是沒有必要。
第二天,蔣子英來到了發電廠陣地,見到了許照。蔣子英先是曉以利害,接著又以民族大義勸說,希望許照能夠順應歷史潮流,放下手里的武器。
許照這個人,雖然以固執著稱,但是老師的話還是能聽進去的。在作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他終于下達了讓手下全部放下武器的命令。
至此,在付出了傷兩萬余人、陣亡7784人的代價之后,這場“瓷器店里打老鼠”的特殊戰斗,終于結束了。
上海市區內的所有國民黨部隊全部被肅清,這座著名的東方經濟中心,終于以一個比較完好的方式,回到了人民手中。
而這期間,出了戰士們付出的鮮血之外,陳毅、粟裕兩位司令員的貢獻尤其突出。
正是他們的運籌帷幄,才讓這樣一場難度很大的戰斗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那些為了新中國誕生而努力奮進的英雄,必將得到后世永遠的崇敬。
參考資料:
趙政坤:解放上?!按善鞯昀镒嚼鲜蟆薄饵h史文匯》2011年第12期49-57,共9頁
“助攻”解放上海最后堡壘,別忘了這個叫蔣子英的人.解放日報.2019-05-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