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5號立夏,今年立夏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點”,早了解
古人大約早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通過土圭測日影和晚上觀察北斗七星的位置來確立出立夏了,是古時按農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斗轉星移,節氣更迭向前 。《歷書》中說:“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時就進入立夏時節,此時,太陽的位置也剛好到達黃經45°,萬物生長旺盛,欣欣向榮。
從交節時間上來看,立夏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七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公歷5月5日-7日交節,今年的交節在5月5號這天。
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古人也在這時舉行告別春天,迎接夏天的活動,因此,古時也把立夏這天稱為是“春盡日”。例如,古代時,人們在立夏這天有吃雞蛋、烏米飯、嘗新(吃新熟作物)等飲食習俗,還有“秤人”祈求健康,意在迎接夏日、祈福消災的活動。
今年是5月5號立夏,老人說,今年立夏不一般,60年一遇,有“三大特點”與往年大不相同,都是指什么呢?早了解早做準備!
一、今年立夏60年一遇
這句說法是根據古代“干支歷法”來說的,它是我國古代時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其中,“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十一甲子”。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歲首是立春,月首是節氣(非中氣)的交節日。年的長度與回歸年相同,一節(節氣)一中(中氣)為一個月。
今年是乙巳(蛇)年,是農歷一甲子(60年一周期)中的一個。例如,1905年、1965年、2025年、2085年都是乙巳蛇年。因此,乙巳蛇年立夏是60年一遇。
當然,“一甲子”中不是只有一個“蛇年”的,而是每隔12年就會有一個蛇年。推算哪年是蛇年也不難,我們只要用公元年號除以12余數是9的年份,都是蛇年。
列成公式為:公元年號÷12=某個商,同時余數是9。例如: 2025÷12=商為168,同時余數是9,那么,2025年就是蛇年;2037÷12=商為169,同時余數是9,那么,2037年就是蛇年。
通過這個方法,我們還能知道,只要用公元年號除以12,余數是8的都是龍年,余數是7的都是兔年,余數是6的都是虎年,余數是5的都是牛年等。
二、今年立夏有“三大特點”與往大不相同
第一大特點:今年立夏是“晚立夏”
舊時民間百姓,把立夏出現在農歷三月里稱為是“早立夏”,把立夏出現在農歷四月里稱為是“晚立夏”。例如,2024年立夏就是出現在農歷三月二十七這天,是“早立夏”,而今年的立夏是在農歷四月初八這天,是“晚立夏”。
老話說“早立夏冷,晚立夏熱”,今年是“晚立夏”,意味著今年的夏天大概率會比較炎熱。
其實,今年熱天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并且,也比較熱。例如,今年在春季里就已經出現過超過35度的高溫天氣。看來,古人的判斷也不是沒有根據的。
第二大特點:今年立夏在“月頭”
今年立夏是交節在農歷四月初八這天,是一個農歷月的上旬,民間稱為是在“月頭”。
老話說,“立夏在月頭,三伏大旱”、“立夏在月頭,伏天蒸桑拿”,意味著今年夏天我國長江黃河流域有些地方可能會出現干旱以及高溫的情況。
從中國氣象局相關部門對2025年部分氣候預測來看,預計今年夏季前半段我國華南地區的降雨可能較常年偏少,而到了后半段又可能因臺風的出現而降雨偏多;6月~8月我國江南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降雨量可能較常年偏少;預計我國西南地區和三峽流域降雨相對正常,但8月后可能出現干旱少雨;我國東部主雨帶位于北方地區,次雨帶降雨分布為北多南少,京津冀以及東北地區的中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西藏中部、京津冀、山東、遼寧偏多幅度可達2成~5成。
另外,從氣溫上來看,預計今年夏天,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其中,華北平原地區可能會出現極端性的高溫;江南地區容易出現高溫熱浪天氣;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可能會出現高溫熱浪天氣和伏旱天氣等。
第三大特點:今年是立夏是“下午立夏”
節氣交節不是一整天,而是一瞬間,今年的立夏就交節在2025年5月5日這天的13點56分57秒。
民間把立夏交節在中午12點之前稱為是“上午立夏”,把立夏交節在中午12點以后稱為是“下午立夏”。按照這種說法,今年的這個立夏顯然是“下午立夏”。
老話說“上午立夏涼颼颼,下午立夏熱死牛”,意味著今年的夏天可能會比較炎熱,大家要做好防暑熱的準備。
當然,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根據舊時民間習俗和信仰來說的,并沒有科學依據。并且,這些說法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因此,我們籠統的作為參考即可,不能作為判斷夏天熱不熱的主要依據!
對此,大家怎么看?您認為今年夏天會非常炎熱嗎?期待您的預測,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