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本場發布會是“高質量發展看廣東”主題系列發布會的第三十二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主持。
廣東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取得新成效
廣東省國資委副主任王曉昀介紹,2024年,省屬企業已交利稅364.54億元,完成省重點項目投資1,278.12億元,占全省重點項目投資的10.92%。省屬企業資產總額2.73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37.8%,實現營業收入7,022.05億元、利潤總額387.83億元、增加值1,600.28億元。省屬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研發投入強度分別為2.75%、2.42%。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省屬企業運營管理的高速公路里程達8,181公里,約占全省70%;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省屬企業承建的珠三角、粵東和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將惠及沿線6,150萬人;在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方面,省屬企業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金、總規模50億元的海洋牧場基金。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實施省屬企業制造業投資五年倍增計劃,更大力度布局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形成包括廣東先進制造業產業投資基金、戰略性產業促進發展基金、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基金在內的先進制造業基金群,累計認繳規模約700億元,投資項目52個。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近年來省屬企業7個場景在國務院國資委創新賽中獲獎,13個企業被評為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
實施拓新工程行動,構建梯次培育體系,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從科技投入、考核分配、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培育140個拓新項目和39家拓新企業,推動企業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培育創新型國有企業。目前省屬企業有高新技術企業284家,專精特新企業147家,研發平臺407個,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1家。
省屬國企積極開展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廣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夏奇峰表示,廣東省屬國企近兩年牽頭或參與了131個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科技攻關任務。2024年,省屬企業研發經費投入169.58億元、同比增長4.6%,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42%、同比上升0.19個百分點。省國資委實施拓新工程行動,例如,探索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將研發經費、引進人才費用視同利潤加回、對拓新企業或項目探索建立長周期考核,引導企業加大長期性、戰略性投入。
交通集團在深中通道建設中牽頭研發形成了首創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海中超大跨懸索橋等領域建造成套技術;建工控股華隧建設研制了國內首臺超大直徑TBM/泥水雙模式隧道掘進機“華隧奮進號”。廣晟集團佛山照明自主研發的萬米級LED深海照明裝備應用于“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實現深海照明產品國產替代;粵科金融集團鴻圖科技成功開發新能源汽車超大型一體化壓鑄鋁合金后地板結構件,刷新全球壓鑄機最大噸位紀錄。
廣晟控股:產業向高端化
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廣東省廣晟控股集團董事長呂永鐘表示,廣晟控股集團始終以制造業為著力點,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聚焦全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目前廣晟已布局11個產業、15個細分領域,2024年戰略性產業營收占比54%。被動電子元器件綜合配套能力全國第一,Mini LED顯示器件產能全國第一,照明器具制造能力全省第一。風華高科、國星光電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風華高科打造國內首條自主設計陶瓷材料全自動數字化生產線,入選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中金嶺南凡口鉛鋅礦通過地面遠程智能管控系統操作地下650米電機車作業,實現全程無人駕駛。電子集團風華新能入選2024年度國家工信部綠色制造企業名單;國星光電,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華加日華西公司均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廣晟將深入踐行FAITH經營理念,充分運用這一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以聚焦主業、創新制勝、技術自強等為行為導向,實施經營管理“攀高計劃2.0”,建立全員攀高體系;推進新質生產力“躍升計劃”,通過6大重點任務與6項重點工程,改造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廣晟去年整體效益增長超30%,今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將持續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新控股:
2024年集團利潤增長41.3%
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董事長肖志平表示,廣新控股集團堅持制造業當家,通過抓產業創新、科技創新、機制創新“三個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2024年集團利潤增長41.3%,蟬聯《財富》世界500強,今年一季度利潤增長23.2%。目前集團制造業板塊營收占比超80%、利潤占比超90%。
廣新謀劃推進“4+4+2”產業布局,推動“鎳、鋁、生、服”四大支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做大做強“電、能、材、數”四大戰新產業,培育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兩大未來產業。實施“廣新創新十條”,共建創新聯合體,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分類實施“拓新工程”項目,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強化人才、資金、政策要素支持,實施“新港計劃”向全球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創新實施“1+1+1”資金支持體系、“四加一減”政策和盡職容敗免責辦法等,全面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產業向新圖強,為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News
來源|南方網、“粵學習”APP
整合|“廣東發布”編輯部
編輯|蔡澤純
校對|居偉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