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界拼多多——春秋航空又賺翻了,去年在一眾同行紛紛虧損下,它憑借22億元的凈利潤已成最賺錢的航空公司。
究其原因,春秋航空80歲創始人王正華將“摳門”用到了極致,為了多飛幾個人,把機上的頭等艙和廚房都拆了,也不發免費餐食和飲料,不免費托運,只賣最便宜的機票,這讓他也挨了不少罵。80歲的上海財閥,不僅身體強得可怕,心理也異常強大。
01.
賣最便宜的機票賺最多的錢
如果飛機允許站票,那春秋航空的擁擠程度,堪比早高峰的上海11號線、北京的西二旗地鐵站。
但不得不承認,擁有二十年歷史的春秋航空,是一家成功將“綠皮火車”搬到天上的航空公司。
作為一家廉價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時不時就用299元、199元、99元,甚至比一頓外賣還便宜的9元,以及1元的票價,幫助天選打工人實現“詩和遠方”。
比如最近三個月,00后王楓為了去見女朋友,就乘坐春秋航空三四次,往返上海大連這兩座城。往返三個多小時的兩個行程,王楓買過最便宜的一次票,不包托運行李含稅只要438元。要知道,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單程不含稅就要300多元,春秋航空則便宜了好幾百元。“用最低的價格,最簡單的服務,承載了我異地戀深厚的思念。”王楓告訴我們。
春秋航空也從來不缺各種吐槽。多年來,不少人扎堆在各大社交平臺,抱怨這家公司過于“簡單”的服務:沒有免費的餐食、瓶裝水;隨身行李只要超過7kg,就需要辦理托運,費用甚至比機票還貴;座椅前后排距離近、小桌板寬度窄、背靠角度不能調節,以至于乘客身高超過165cm,腿就伸不開合不攏......
空姐、空少的賣力推銷,也令人“印象深刻”。今年2月的泰國之行,是南煥第一次坐春秋航空,她對這家公司略有耳聞,但并不知道全貌,以至于事情發生時,整個人都不好了。好不容易擺脫了座位逼仄的不適感,南煥戴上眼罩準備睡上一覺時,飛機上的廣播猝不及防地響了,“要做操了!”
那一刻,南煥心想,“春秋航空還是蠻有人情味的嘛!”但做完操沒多久,空少一句“下面是購物環節”,整個機艙響起一片嘩然時,南煥也意識到自己想多了:空少叫醒乘客根本就是為了推銷。一開始,空少介紹的產品,都是歐美一線大牌護膚品。看沒有人買后,空少便賣起了便宜的護手霜、唇膏,“也沒人買。”
最后,空少放出大招,“什么新春特別福利,高絲面膜100片169元,合下來一元多一片。”南煥向我們講述起那個畫面,話里行間都是“哈哈哈”的笑聲。最終,全飛機180多個人,空少只賣出了十套。“當時,空少還強調手慢無,想搶的按頭頂上的呼叫按鈕。”這次啼笑皆非的經歷后,再選擇飛機航班的南煥,很少想起春秋航空了。
一些人選擇不當回頭客,但因為真香的“低廉”價格,春秋航空似乎從來不缺乘客。比如為愛奔波于兩個城市的王楓,“對我來說,現在省錢是放在首位的,當然哪家便宜就坐哪家。”像王楓一樣,對價格高度敏感的人群,不在少數。這也使得過去一年,春秋航空總載運人次超過2400萬人次,并以高達89.4%的客座率遙遙領先其他同行。
王楓對廉價航空,有個基本的認知。比如會做什么,不會做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做。也因此,他能夠從內心減少,因為“簡單”的服務,而帶來的扣分。“你不嫌我窮,我不嫌你擠。”即便如此,王楓也還是向我們吐槽道,春秋航空的椅子太難受了。
也就是在這樣的擰巴狀態中,春秋航空“賣著最便宜的票,有著最多的吐槽,卻賺著最多的錢”。
這家公司到底有多賺錢?
有一個數據可以佐證,2023年,春秋航空以22億元的凈利潤,成為最賺錢的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凈利潤一騎絕塵,除了客座率居高不下外,還有另兩個原因:
一是地方政府或民航局,對航空公司有補貼。春秋航空因轉站多,補貼也拿的多;二是春秋航空運營成本、費用低。
無論如何,大賺特賺的春秋航空,為王正華的財富值,又一次“添磚加瓦”。王正華是春秋航空的創始人,今年已經80歲了。
在2023年,王正華和大兒子王煜,合計擁有財富215億元,排名胡潤百富榜243位。
盡管一直以來擁有不菲的身價,王正華卻“對乘客摳門”“對自己更摳門”,這是為何?這位80歲的“摳門”老人,有著怎樣的造富往事?
02.
機長年薪起步就是百萬
1944年出生于上海的王正華,在體制內為單位開了八家公司后,因為“不想被很多人管”,他決定再就業——下海經商,并于1981年成立了春秋旅行社,“做旅游幾乎不需要什么投資。”由于創業之前就做了研究,王正華將歐美旅游的散客,當做了旅行社的客群主力。
這個結論現在是正確的,但在當時不合時宜。80年代初期,中國旅游業的主力軍,是團體旅行旅游。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熬過半年“工資都發不出”的日子后,王正華拓展到了新客源,解決了春秋國旅的生存問題。
80年代末,迅速接受新鮮事物的王正華,憑借著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將吸引到的客流共享到春秋國旅各子公司。旅游生意疊加后來的包機業務,春秋國旅的營業額突飛猛進,從1989年的0.14億元,上漲到2005年的28.9億元,前后翻了206倍。這為他后來的航空事業打下了基礎。
▲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
到2005年,61歲的王正華不僅買到了第一架飛機,他的新子公司春秋航空也已經成立一年了。王正華不甘心只做旅行社,他有個一直揮之不去的念頭:
讓中國人都坐得起飛機,打造中國版的西南航空。
西南航空是美國廉價航空的代表。
于是,春秋航空成為王正華的理想試驗田,王正華的航空事業也由此拉開帷幕。彼時,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已經在境外上市。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春秋航空并不起眼。 好在,王正華從未將春秋航空,經營成高大上的形象,他的目標受眾也非常清楚,就是那些對價格高度敏感的人。
春秋航空相繼拋出的“1元機票”“199”“299”超低票價,吸引了大量旅客。要知道,20世紀初,國內航空業高高在上,飛機出行是一種奢侈品。
國內熱門航線的資源,掌握在三大航手里,王正華就去開拓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
一路打拼下來,春秋航空成了石家莊、沈陽、蘭州等地的“地頭蛇”。市場有了,客群有了,剩下的就是毛利潤了。畢竟,票價那么低廉,王正華得保證自己賺錢。
“錢一半是賺的,一半是省的。”王正華很多次提及他的造富秘訣。
靠低廉票價走量賺錢之時,王正華在節約成本上,對乘客“摳”到了極致。
除了沒有免費餐飲提供外,春秋航空就連在登機時也沒有歡迎音樂、座椅上方也沒有小電視機供乘客觀看,“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把你從出發點送到落地點的行程。”
甚至,春秋航空還規模化地使用空客A320機型。
集中采購同一型號飛機,不僅在價格上有優勢,還能在維修、養護等方面,形成規模化的成本優勢。
只有一種機型,還有另一個好處:
在飛行員培養和排班上更有效率,不用特定機場、特定航線,以及特定機型的排班問題,有人就可以飛。這也是降本增效的手段。
春秋航空的機艙內部沒有頭等艙,只設置一種經濟艙艙位,機上座位從168位增加到了180位。
除了單一機型、單一經濟艙位,還有“兩高兩低”——高客座率、高飛機利用率,低營銷費用、低管理費用。“對員工的出差成本也很壓縮,有員工一個人干幾份活。”一名接近春秋航空的人士曾透露。這都是春秋航空做廉價賽道,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法寶。
王正華也將“摳門”二字,用在了自己身上。他的辦公室十分樸素,一張小小的沙發,用了很多年。日常生活中,他也極盡節儉: 平時出差盡量坐自己公司的飛機,住的酒店往往是經濟型酒店,座駕是10萬元出頭的國產吉利帝豪。
這樣的打法,在當時的航空業,激起了千層浪,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王正華。
他們認為,民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很難做成。同為民營航空公司的東星航空董事長蘭世立甚至說,王正華做民營廉價航空,是在“滾地雷陣”。畢竟,這也是一份動了很多人奶酪的危險事業。
但偏偏王正華不信邪,事實證明,堅持做廉價航空、低成本運營這條路走對了。
即使在2008年行業性虧損的情況下,春秋航空實現盈利超過4500萬元,成為少數實現盈利的航空公司之一。
2015年,春秋航空帶著穩健的業績上市成功,王正華的身家由此也水漲船高,超過120億元。
時光流逝至2021年,在民航業整體虧損的情況下,春秋航空仍悶聲賺了3911萬元,是當年唯一一家盈利的上市航空公司。哪怕2023年,航空業行情整體下滑,春秋航空的歸母凈利潤,也仍維持在22.57億元。
雖然對乘客摳門,對自己摳門,但王正華對飛行員卻極其慷慨。在三大航,副駕駛月收入2萬多,即便是再熬五年成為機長,月薪也僅僅五萬多。
春秋航空的機長你猜猜年薪多少?下限為100萬元。
03.
二代接班后的“喜與憂”
盡管提起春秋航空,繞不開靈魂人物王正華,但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王正華就開始為二代的接班鋪路。
畢竟,王正華在創立春秋航空之時,就已到六十耳順的年紀。“我還是比較傾向于家族式的現代企業。”但王正華也擔心,兒子不能勝任,無法讓股東和投資者滿意。
為此,大兒子王煜大學畢業后,并沒有立刻進入春秋航空,而是先在上海鐵路局做了六年,后在王正華的建議下,到美國去讀了兩個碩士學位。
從美國畢業回來,王煜又在幾個國外知名咨詢公司做了六年。
見識到不同企業的運作、管理后,王煜在2008年方進入了春秋航空。
進入家族企業后,王煜也只是負責航空、投資方面的相關事宜。一線工作仍然由張秀智主持,張秀智是跟隨王正華幾十年的春秋老人。
直到2016年,王正華才將春秋航空董事長的權杖,交到了54歲的王煜手上。即便如此,王正華在隨后的這么多年,仍然是春秋航空的實控人。
▲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
父子兩代徹底完成交接班,是在去年6月20日:王煜接替王正華,成為春秋國旅的大股東。持股從原來的21%左右,上升到超過52%。
王正華的持股,則從原來的超過32%,下降到只有1%。春秋國旅是春秋航空的母公司。
在王正華的有意安排下,小兒子王煒跟哥哥王煜一樣,也去國外留學了。只不過,王煒去的是日本。
“當時我就是希望他們,出國能拓展國際視野。學成后可以用美國人、日本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商業生態。” 王煒畢業回國后,自2011年起,主要任職于春秋航空日本公司的多個重要崗位。2022年6月以來,王煒任春秋國旅總裁,并自2023年6月以來擔任春秋航空董事。
王正華對王煒在日本的既有工作成績,曾大加贊賞,“可以獨當一面。”跟弟弟王煒相比,王煜肩上的責任,不可謂不大,畢竟在整個家族企業中,最能賺錢的資本版圖,正是春秋航空。好在,一個危機讓王煜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驗證。
就在王煜接任春秋航空的2016年,由于飛機引進批文限制,以及外部環境影響國際航線發展等因素,春秋航空業績大幅下滑。王煜上任后,他一方面修正國際航線,有序增加國內運力投放與布局;另一方面,將公司管理模式,從直線式轉變為矩陣式,加強了各部門的協作。2017年,春秋航空凈利潤恢復增長。
在民航業都處于虧損的2022年,盡管春秋航空也凈虧損了20多億元,但僅僅一年后,王煜就帶領春秋航空扭虧為盈。究其原因, “其一是王煜繼任后的這些年,始終瞄準自己的目標方向,保持戰略定力和創業初心,將低成本航空這件事做到極致;其二,這兩年消費越來越謹慎下,廉價航空的空間也變得更大,春秋航空踩中了這一波復蘇行情。” 一名航空人士告訴我們。
實際上,各種“摳門”之下,春秋航空手上不僅有資金,資產負債率也很低。
以春秋航空虧損的2022年為例,其資產負債率為68%。反觀其他航司,比如中國國航,2022年的資產負債率,高達92.65%。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么多年來,王煜也沒有到處出擊并購,而是老老實實地賣廉價機票。可以說,二十多年的鋪墊,讓春秋航空在新的周期震蕩中,有快速調整和恢復的能力。
但這并不代表著,春秋航空就沒有憂慮。
從亞太乃至全球角度來看,廉價航空市占率近些年都是在提高的,預計未來這個趨勢會延續。不過,對春秋航空來說,國際客戶增量一直有限。
畢竟,大多數入境旅客,不是國內航司的客戶,春秋航空的銷售渠道,卻是春秋APP和攜程等購票平臺。
而從國內來看,春秋航空就是為草根量身定做的航空公司:擠掉當前票價虛高的利潤水份,走薄利多銷的擴張之路。也因此,它在國內的市場需求龐大。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背后,是要付出很多代價的:太多客戶的太多體驗被犧牲掉了,消費者們也因此怨聲載道,“太過了!”比如春秋航空的退改簽政策,手續費的比例不可謂不高。有一名乘客,在社交平臺投訴稱,購買機票后不久,因行程變動申請退票,卻被扣除了相當于機票價格一半以上的手續費。
但對于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的人口大國而言,讓更多的人能坐得起飛機,才是王正華父子更關心的事,哪怕為此會犧牲一些服務體驗。畢竟,只有先吃飽了才能考慮吃好的問題。
(文中人物王楓、南煥為化名)
本社法律顧問:海輝律師事務所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回復關鍵詞閱讀
浙江非網紅小縣城,正在悶聲發大財(關鍵詞:悶聲發大財)
無錫要做怎樣的“未來派”(關鍵詞:未來派)
江蘇老百姓,為什么忘不了婁書記(關鍵詞:婁書記)
蘇州向北,常熟向南(關鍵詞:常熟)
正在受難的藥明生物,轉機來了(關鍵詞:藥明生物)
從一個50億項目落地說起,無錫經開區的黃金招商牌從不單出(關鍵詞:金牌招商)
- 低調的羽絨服界“蜜雪冰城”,一年賣出330億(關鍵詞:蜜雪冰城)
- 黃河路上的阿毛燉品,才是活生生的至真園(關鍵詞:至真園)
南京溧水,一個隱藏的草莓市場霸主(關鍵詞:南京溧水)
常州曠野春風,填平理想的落寞(關鍵詞:常州理想)
借一場賽事挖掘“黑馬”企業,無錫是怎么做的?(關鍵詞:黑馬企業)
常州一個特殊家族,低調成為“鹽城首富” (關鍵詞:鹽城首富)
南通疊石橋深度調研:怎樣成為全球家紡跨境電商“供應鏈之王”(關鍵詞:疊石橋)
進擊的相城,和它的一個新定語(關鍵詞:相城新定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