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拎著金華大米,一手捧著義烏紅糖,這兩天,走進魯迅公園的市民收獲滿滿,一場跨越百里的舌尖之約在這里啟程。昨天,在上海、浙江金華義烏兩地供銷社的攜手推動下,“雨生萬谷悅美食”上海供銷市集在魯迅公園開幕,作為浙江金華義烏的專場活動,當地特色農副產品聯袂亮相,將浙中地區的特色美食與非遺一并帶入上海市民生活。
“義烏供銷社一共帶來了10家企業,大部分是第一次進入上海市場。”義烏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表示,義烏展臺緊扣“谷雨養生”主題,帶來了非遺手作麻糍、義烏紅粿、義烏紅糖、南棗蜜棗、梨膏糖等特色產品。
“養脾、平胃氣、潤心肺、止咳嗽……義烏南棗是我們當地的‘三寶’之一,大部分出口至中國香港市場,少量留在本地饋贈親友,這次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在義烏南棗的展位,工作人員煮著棗茶招呼市民品嘗。他告訴新民晚報記者,義烏南棗由義烏大棗精制而成,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
“為了參加上海供銷市集,今年我們提前開爐制作了4000只月餅,沒想到供不應求。”億民月餅是義烏人“小時候的味道”,至今仍在當地暢銷。這次帶來了核桃、麻沙、紅豆、黑麻椒鹽等4種口味的月餅,一上午幾乎賣空了。
“億民月餅的特色一是在酥皮,二是在餡料,吃起來外皮酥脆,餡料飽滿,甜而不膩。”做了20多年月餅的吳海軍說,這些月餅全都是前一天手工制作的,為了滿足上海市民的熱情,義烏工廠已經在加急趕工,準備再送一批月餅來。
作為金華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難被“定義”的青柴滾酒也是首次在上海市場亮相,有愛酒的爺叔上前品嘗,卻沒喝出這是什么酒。“青柴滾酒的口感集白酒、黃酒、甜酒釀等于一身,既具米酒的濃香,又兼有高粱酒的勁道和清冽,這主要和它的釀造工藝有關。”展臺負責人說,青柴滾酒的釀制過程中,要用高度燒酒代替水,加入高溫蒸煮、自然發酵的糯米中二次發酵,所以其酒精度達到22.5度,高于一般的米酒、黃酒,口感綿甜、氣味醇香。
作為金華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金農好好”攜“中國四大名豬”之一的金華兩頭烏系列產品強勢登場。冷鏈鎖鮮的兩頭烏禮盒、色澤紅潤的火腿、汁多味美的烤腸、皮薄餡足的小籠包等產品甫一亮相,便引發市民搶購熱潮。試吃區內,酥脆的兩頭烏酥餅、即食火腿絲等美食供不應求,上海市民通過味蕾沉浸式感受金華特產的獨特魅力。
“金華兩頭烏頭頸部和臀尾部為黑皮黑毛,胸腹和四肢為白皮白毛,黑白相交處有明顯的‘暈帶’,因此得名‘兩頭烏’。”“熊貓豬豬”展位工作人員告訴新民晚報記者,“兩頭烏”需要養足一年才能出欄,一頭成年豬只有130斤,出肉率不高,但因為皮薄骨細、肉質鮮紅、肉味香郁,很受市場歡迎。“杭州G20峰會上的一道東坡肉,用的就是兩頭烏。”
新民晚報記者了解到,“金農好好”精選了金華火腿系列、臘味系列、金華酥餅、古法番薯片等40余款明星產品來到此次供銷市集,未來還將進駐3家嘉定惠民超市,將“舌尖上的金華”融入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自2024年起,上海供銷合作總社和浙江省金華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深化合作,精準對接了上海農產品市場對“綠色健康”與“老字號”的需求,通過設立專區展銷、進駐商超等方式,構建了特色農產品“從浙中田間到上海餐桌”的直達鏈路。滬浙兩地供銷社用“品牌共塑、流量共引、數據共享”模式,進一步擴寬了跨區域農產品產銷對接的通道,為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供銷樣板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兩地供銷社將加速區域協同,共同繪就消費升級與惠農增收的雙贏圖景。
一場市集,兩地風味。從金華兩頭烏的醇厚到義烏非遺麻糍的軟糯,從冷鏈鎖鮮技術到傳統手工藝傳承,浙中特色產品正以品質與創新叩開更廣闊的市場。這場上海供銷市集不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區域協作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寫下舌尖上的注腳。
原標題:《長三角美味聯動,金華義烏特產首秀上海供銷市集》
欄目編輯:金志剛 題圖來源:張鈺蕓 圖片來源:張鈺蕓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鈺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