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年,陳毅元帥帶著夫人來到湖南視察工作。剛下火車,陳毅便看到了前來迎接的一行人,其中就有時任湖南省副省長的譚余保。多年未見,譚余保依舊風采不減當年,陳毅激動地對夫人說道:“這位便是我常跟你提起的譚余保,幸虧當年他沒有殺我,否則不然就沒有今天的我了。”
說起陳毅與譚余保的這段往事,那可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譚余保出生于貧苦家庭,自小見慣了土豪劣紳的惡劣行徑。1926 年,他加入中共領導的農協會,成為北伐戰爭的堅強后盾。北伐失敗后,譚余保跟隨毛主席走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自此成為一名真正的革命家。1932 年,譚余保成為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在紅軍主力開啟長征之旅后,譚余保和陳洪時、彭輝明等人留下來繼續堅持斗爭。
當時他們的處境極為危險,雖有五個獨立團約 3000 名紅軍,但武器裝備落后。敵人得知紅軍主力離開,集結五個師的兵力準備將他們包圍并全殲。譚余保和陳洪時帶領部隊突出重圍,可彭輝明卻在戰斗中不幸犧牲。然而,在部隊生死存亡之際,陳洪時竟然叛變,還打算將譚余保抓到敵人那里邀功。幸運的是,有戰士給譚余保報信,他才躲過一劫。得知陳洪時叛變后,譚余保氣得破口大罵。無奈之下,他帶著部隊躲到蓮花縣的棋盤山區,將離散的同志慢慢集中起來,成立了湘贛軍政委員會游擊隊,繼續打游擊。那段時間,不少人因忍受不了艱苦條件而投降叛變,給革命造成極大損失。從此,譚余保對叛徒恨之入骨。
直到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譚余保一行還躲在深山老林里打游擊,對外面的時局變化一無所知。當時兩黨已同意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并派陳毅為代表前來尋找譚余保。但當譚余保看到國民黨派出的代表竟然是昔日的叛徒,二話沒說便直接處決了,他認為國共合作就是敵人的新騙局。
當遠道而來的陳毅剛上山,便直接被譚余保的手下捆了起來。譚余保認定陳毅也是叛徒,根本不理會陳毅的說辭,還質問他為何不顧國民黨欠下的血債要談合作。說到激動處,譚余保拿著長長的煙管敲打陳毅的腦袋,疼得陳毅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后來,譚余保為慎重起見,下山派人查證。這一查才發現自己弄錯了,陳毅確實是黨中央派來的代表。譚余保知道錯怪了陳毅后,立即親自給陳毅松綁,并誠懇地表示讓陳毅也吊他幾天。陳毅被譚余保的話逗樂了,并未怪罪他,反而稱贊他辦事警惕性很高。后來毛主席得知此事,也夸贊譚余保辦事粗中有細。
在這里,我們不妨插入一個歷史案例來進一步說明這種警惕性的重要性。在長征途中,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后,張國燾妄圖分裂黨中央。正是因為黨中央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及時采取措施,才避免了更大的危機。譚余保在面對復雜的局勢時,保持警惕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經歷了太多的背叛和艱難險阻。
1972 年,陳毅在臨終前,還惦念著譚余保的身體狀況。他們之間的革命友誼,真的是至死不忘。這段往事不僅展現了陳毅元帥的大度和胸懷,更體現了譚余保對革命的忠誠和警惕。他們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堅定的信仰和真摯的友誼,為后人留下了一段寶貴的歷史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