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進程中,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軍事將領。其中,劉伯承元帥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風范,在我軍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劉伯承元帥一生最佩服的兩個將領,一位是開國元帥徐向前,另一位則是粟裕大將。
徐向前元帥,祖籍山西。他原本是一位小學老師,在國家動蕩不安之際,毅然棄筆從戎。在黃埔軍校時,他并不出眾,但后來加入共產黨,參加了廣州起義。在鄂豫皖地區,徐向前擔任副師長,逐漸將隊伍壯大,在當地樹立了極高的威信。
紅四軍成立后,徐向前擔任總指揮。在他的帶領下,紅四軍打了許多勝仗,隊伍也不斷壯大。他指揮的三場戰役,殲滅了十幾萬國民黨軍。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擔任 129 師副師長,與劉伯承搭班子。他們帶領 129 師,打響了響堂鋪戰役、孫祖戰役等。抗戰快結束時,徐向前成為抗日大學的校長。抗日結束后,他又擔任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元帥的戰場在山西,他指揮了多場戰役,先后解放了山西眾多城市。當時,徐帥手下的部隊大多是新入伍的士兵,但他依然能帶領他們取得勝利。
徐向前元帥在發展部隊方面極為擅長。無論是紅軍時期還是抗日戰爭時期,他都能將寥寥無幾的部隊發展成規模龐大的武裝力量。在鄂豫皖時,紅四方面軍從 4.5 萬人左右,在短短兩年時間里發展到 8 萬多人馬。在陜北,紅四軍也是武裝力量最大的一支部隊。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擔任八路軍一縱隊司令員,一縱隊人馬近 10 萬,而當時八路軍總人數不過二三十萬。此外,徐帥還很擅長培養干部,解放戰爭時期很多縱隊司令員都來自紅四軍,如許世友、徐東海、王近山等將領。徐向前元帥擅長打以少勝多的戰役,善于運用各種戰術,將一場場殲敵戰打成經典戰役,他被授予元帥之職實至名歸。
劉伯承元帥佩服的另一位將領是粟裕大將。粟裕大將參加了南昌起義,后來同朱老總一起上了井岡山。紅軍時期,粟裕名氣不大,職位也不高。抗日戰爭時期,粟裕指揮車橋戰役后開始慢慢出名,真正名聲大噪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經過多次戰役的積累,粟裕在解放戰爭中將自己的指揮才能發揮到極致。
粟裕經常打以少勝多的戰役。蘇中戰役時,他率領 3 萬人馬對戰敵軍 12 萬,在兵力懸殊幾倍的情況下取得勝利,令人佩服不已。孟良崮戰役中,粟裕殲滅敵人整編 74 師,擊殺師長張靈甫,當時情況十分驚險,國軍援助部隊就在附近,但粟裕依然險中求勝。淮海戰役時,粟裕指揮部隊消滅敵人 60 多萬人馬,立下首功。在整個解放時期,粟裕所指揮的部隊殲滅了 200 多萬敵軍,是所有部隊中消滅敵人最多的。
在這里,我們不妨插入一個歷史案例。在古代,韓信起初也不被人看好,但他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楚漢戰爭中屢立戰功。他帶領少數兵力,多次戰勝強大的敵人,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汗馬功勞。徐向前元帥和粟裕大將就如同韓信一般,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以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勇氣,為國家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徐向前元帥和粟裕大將,他們都是我軍最會打仗的將領,他們的功績和才能得到了劉伯承元帥的高度認可和佩服。他們的故事激勵著后人,讓我們銘記他們為國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奉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