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體鋰電寒冬仍未結束的背景下,億緯鋰能整體表現相對穩健,但相比龍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億緯鋰能表現稱不上出眾,只能說差強人意。
近期,億緯鋰能相繼發布了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的財務報告。
財報顯示,2024年億緯鋰能實現營收486.15億元,同比下降0.35%;實現凈利潤40.76億元,同比增長0.63%。
今年一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127.96億元,歸母凈利潤8.18億元,同比增長16.6%。另一方面,億緯一季度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近六成,儲能電池增長近八成,億緯的營收和利潤增長幅度均不及電池出貨量增長。
面對這份“穩定”的業績,億緯鋰能稱,2024年,公司全面推進滿產滿銷、市占率提升等重要經營目標的達成。
股價方面,億緯鋰能表現難言出眾,從高位算起,其最大跌幅已經超過70%,截至4月25日,公司股價為41.23元,跌破千億市值大關,最新市值為843.45億元。
從具體業務來看,億緯鋰能鋰電收入大致可以分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營收占比為39.43%,儲能電池營收占比39.14%,消費電池占比為21.23%。自去年起,儲能電池板塊營收占比就在快速提升,今年有超越動力電池的勢頭。
去年,億緯鋰能動力電池守住了毛利率,仍維持在14%左右的水平,但營收同比上年下降20%,出貨量增長7.87%。今年一季度億緯動力電池出貨10.17GWh,同比增長 57.58%。展望今年,億緯鋰能實現國內頭部新勢力客戶的純電車型實現單車型獨供,終端銷量穩步提升,并且后續有進一步放量的趨勢。
公開信息顯示,小鵬P7+采用的是億緯鋰能的磷酸鐵鋰電池,由于銷量超出預期,億緯鋰能額外投入產能,以支持電池產能的供應。
在商用車領域,億緯鋰能相對具備實力,新能源商用車各細分市場頭部客戶覆蓋率超 80%,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今年一季度公司新能源商用車裝車量市占率 13.41%,穩居國內第二。
眾所周知,全國的動力電池市場中,按裝機量算,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巨頭占據了接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其他廠商只能瓜分剩余的市場份額。
并且,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成本占比最大的零部件,動力電池廠商與主機廠休戚與共。與車企優勝劣汰的命運類似,電池企業同樣在上演。前有寧德時代憑借寶馬的電池訂單一舉成名,后有中創新航借助廣汽埃安崛起拿下諸多市場份額,躋身全國前三。
在加速淘汰階段,留在牌桌上更為重要,億緯鋰能也留意到了綁定單一客戶風險。在2024年報中,億緯鋰能提到,提供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助力客戶打造全球領先的競爭力,并致力于構建多元化的客戶基礎體系,減少對少數大客戶的依賴,降低經營風險。
儲能業務的增長,則一定程度讓公司免于整體業績下滑,成為其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2024年,億緯鋰能儲能業務持續滿產滿銷,但由于大客戶集中供貨等原因,毛利率有所受損,去年全年為14.72%,同比下降2.3%。
億緯鋰能2024年儲能產能約50GWh,2025年投產大概可以新增20GWh,2024年儲能出貨量達50.45GWh,出貨量同比增幅超過九成,與產能剛好對應,今年一季度儲能電池出貨量增長超八成。
根據infolink的統計數據,2024年億緯鋰能儲能出貨量全球第二,僅次于寧德時代。
在固態電池技術方面,億緯全固態電池已完成小軟包電池組裝工藝開發,百 MWh 的中試線預計在2025年投入運行;公司計劃于2026年推出主要應用于混合動力領域的高功率全固態電池,于2028年逐步推進400Wh/Kg的高比能全固態電池。 此外,公司在鋰金屬二次電池、鈉離子電池和氫燃料電池領域也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去年,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說,鋰電池這個行業的特征是你想“卷”,但是你沒有資格,前面有兩個老大,誰“卷”得到比亞迪,誰“卷”得到寧德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行業應該回歸本質,提高技術和質量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