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班或者剛上班的年輕人,往往會有一種不好的思維模式,也就是學生思維。
今天后臺有個觀眾私信我,說自己工作一年了,看不到任何希望,覺得公司不行,老板還對他搞PUA,他想換份工作,可又擔心當下大環境不好,出去了找不到新工作。他未來打算學習一些自媒體和AI相關知識,希望3年后能過得比現在好。
還有個觀眾也私信我,說自己今年剛畢業,沒有方向,很迷茫,就想找個公司學習技能,還覺得小公司比大公司更容易學到東西,因為能接觸更多職位,能為未來創業做更多鋪墊。
乍一聽,這些話好像很有道理,想著要學習,要為自己未來謀出路,不在乎當下金錢,想打磨技能。但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學生思維。當你是學生時,什么都不會,跟著學校和老師學,可進入職場后,身份就變了。公司花錢招你,不是讓你來學習的,評判你好壞和工資高低,靠的不是學習能力,而是與工作的匹配度、技能運用熟練度以及你的稀缺性。
在職場中,老板需要的是你當下就能產出價值。比如你是紡織工人,老板要求你會穿針、引線、編織。要是市面上流行紡織機了,老板不會讓你專門花時間去學。當然,你自學成才,能教老板使用、提升產能,那沒問題。
可要是你不會,哪怕這技能不會讓你3天內就被淘汰,老板也不會教你。因為對老板來說,與其花時間培養你,不如直接開了你,再招個會的人。算算賬就明白,教你要么老板自己先學會,要么搞內部培訓,要么花錢找外部培訓,這不僅耽誤工作時間,等教會你,你可能跳槽拿高薪,或者要求漲工資。但直接開了你,賠筆賠償金,再招新人,成本反而可能更低。
所以,不管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公司都不會專門讓你學習,只是花錢買斷你的現有技能。學習得自己偷偷進行,因為身邊沒人真心希望你變好。同事怕你變好把他比下去,老板怕你變好后要漲工資或跳槽。當然,也有人愿意教你,但概率極低,教你是情分,不教是本分。在公司確實能學到東西,但得自己主動去學,沒人有義務教你。
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很多人抱怨自己手牌不好,處境不佳,公司沒希望,想跳槽。但公司好不好和個人發展好不好,其實沒必然聯系。公司不負責教你,就像上了衡水一中也不一定能上清華,工作或學習的地方只是給你接觸機會,不會直接給你想要的結果。
我見過很多人,覺得自己學歷、背景、家境限制了發展,沒法做出改變。曾經有個30多歲的大哥找我,說自己不像20多歲時那么好找工作。我開玩笑說讓他再等兩年,他以為我逗他。其實我想說,年齡只會越來越大,光抱怨沒用,自己不尋求出路、做出改變,只宣泄憤怒,對自己沒好處,只會越陷越深,最后無路可走時感嘆普通人沒機會。人生很長,現階段工作不理想、同事處不好,都只是暫時的。可要是你選擇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工作方式,大概率也只會得到和他們一樣的結果。
現階段的成敗只是暫時的,不是說現在賺得多,未來就一直穩定。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互聯網法拍房。當年互聯網風口時,不少人拿著高薪,隨便跳槽就能漲薪,各種期權股票,配偶不工作,過上中產生活,孩子上國際學校,背高額房貸。一旦失業被裁員,可不就成法拍房了,這就是對未來判斷不準確。
反過來,如果你是小公司員工或剛進大廠的職員,要明白公司沒人會教你,想學得自己爭取。比如老板出差見客戶,你可以主動說會開車,接送老板;公司開會,你主動做會議紀要,熟悉公司資料;下班后領導去吃夜宵,你跟著去,聽聽公司的事。利用公司資源,享受公司帶來的便利。
很多人的問題在于,太依賴外界,又輕視自身。總想著有大哥帶,有好平臺就能成功,可這些只是加速成長的因素,成長的關鍵還是自己。別抱怨公司、環境耽誤你,公司不行就嘗試改變,改變不了就改變自己。要有信心,別總覺得被環境困住。老板多交代任務,別總覺得是PUA;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帶你,別覺得對方想坑你,要知道,被大哥“坑”可能是被帶的前提。
也別總說自己學歷背景不行,渾身散發負能量,沒人愿意和這樣的人打交道。這就像打游戲,你愿意和一直抱怨輸了一天的輔助玩,還是愿意和能讓你躺贏的大神玩?成年人別總暴露脆弱情緒,在外要裝得強硬點,別人才愿意和你合作。大家都忙,沒時間照顧你情緒,能干就干,干不了就換人。
想過上好日子,就得走更難的路。別人下班打游戲,你也打游戲;別人周末出去玩,你也出去玩,卻指望發工資時比別人多一萬塊,這怎么可能?多和比自己強的人比,少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調研一萬個被裁員的人,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工作到一定歲數會被裁員,但多看看那些起點和你一樣,現在卻發展得更好的人,研究他們怎么做的,思考自己的差距在哪。很多人越混越慘,就因為總跟混得差的人在一起,不敢接觸混得好的人,覺得在他們面前沒面子。別總跟混得不好的人玩。
有人會抬杠說不是所有人都能混好,行,你能接受和他們一樣的結果就行。要是你抱怨學歷不行、專業不行、公司不行,問我怎么辦,我的回答是別盯著這些問題看,要想著怎么破局。學歷不行就自考,專業不行就轉行,公司不行就跳槽,努力去解決問題。很多事做了不一定有結果,但不做肯定沒結果。
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套的枷鎖,是當初行為造成的結果。上學時不好好學習,逃課、上網、談戀愛,現在就得接受學歷不行;工作后別人加班,你下班就回家看劇、周末玩游戲,3年后就得接受別人工資比你高一大截。但你會發現,這些問題別人也有,別人能解決,你為啥不能?
就拿找工作舉例,畢業三年工資8K,想跳槽。第一步先整理所有工作內容,找出能講的亮點,做成簡歷。然后找到行業頭部公司,對照他們的招聘要求和自己簡歷。對得上最好,對不上看看哪些不會,不會就上網課學或者花錢找人教,之后去市場投簡歷。投簡歷又不花錢,也沒說一定要跳槽。要是收到很多面試邀請,抽空去面幾個。
面完發現別人很喜歡你,還能在你工資基礎上加50%,那就說明你在市場上有機會,當然你也可以念舊,回原公司接著干,但你知道自己有選擇了。要是投了一圈、面了一圈都不通過,就在招聘軟件或現場面試時,問問別人自己差在哪,總結面試文檔、工作履歷文檔、工作內容文檔,想好面試話術、避開面試問題、學會表述工作亮點。有了這些,還怕找不到好工作?
讓自己踏實下來,樂觀一點,別總悲觀。遇到問題就找答案,把大問題細化成小問題,逐個擊破,你會發現,換份更好的工作,為35歲的自己謀條出路,沒那么難。別人能學會、能解決,你也可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