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 七十古來稀”。在過去,人要是能活到70歲,那可真是稀罕事兒。
可能有80%的老年人覺得,過了70歲以后就認為余生所剩的時光不多。
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隨著現在醫療水平的提高,生活條件也在變的更好,
70歲的老人一抓一大把,而且身體還一個比一個好,
也有很多人認為,過了70歲每天吃喝玩樂,跳跳舞,這日子就算滋潤了。
在我看來,最高級的活法不是吃喝、跳舞,而是養成以下這五個“好習慣”
第一個好習慣——要有一個規律的作息
就拿我爺爺來說吧,自從他60歲那年退休以后,沒啥事兒干了,于是就迷戀上了麻將,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飯都不好好吃了,時間長了,整個人就跟“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
身體的小毛病也慢慢地找上了他,三天兩頭的往醫院跑。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和診斷,醫生說我爺爺一定要有個規律的休息時間。
每天早上6:00就起來出去遛彎兒,到了晚飯過后9:30準時上床。
你別說我爺爺這樣做了沒多久,身體一下子就有了好轉,而且氣色也明顯好多了,
規律的作息就像給身體上個精準的發條,讓各個器官都能按部就班的工作,少出毛病.
第二個好習慣——種花養草,修心養性
在我們小區有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就住在我隔壁,人特別勤快,
每天天一亮,我就能看見她跟上班打卡一樣,準時的出現在自己家院子,把那些花花草草很細心的打理著,
把她那個小院子裝飾的生機勃勃,
她還經常跟我們說:“這花花草草啊,就跟人一樣,你用心對他,他就給你好看”。老奶奶說的還真對!
當然,種花種草是一種需要耐心的活動,從播種澆水施肥到修剪每一步,都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細心呵護。
第三個好習慣——有個樂觀的心態
老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在生活中我們都沒有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磕磕絆絆,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有個好的心態,并且他還決定著人生的走向。
人老了,真正影響生活狀態的并不是錢多錢少,而是活著的“心態”。
所以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輕松生活,快樂的面對每一!
第四個好習慣——要適度的運動
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適度運動,那也是必不可少的,
別老悶在家里追劇,多出去溜達溜達,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去爬爬山,旅旅游,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人要多跟大自然接觸才會更有活力,更有精神氣。還能讓咱們心胸更開闊,少些煩惱,
所以70歲的老年人們都行動起來,養成好習慣適度運動多和大自然親近親近。
第五個好習慣——讀書寫字,可以靜心養性
人一旦過了70,很多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態逐漸變得消極,悲觀,
對生活失去的熱情,對未來失去的希望,所以要給自己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
在我們小區就有一位這樣70歲的老爺子,我看他平時一大早從菜市場買完菜回來,
就開始坐到公園的石桌前,先是打開他的包包,拿出老花鏡,
開始翻開一本舊書,逐字逐句的看起來看到精彩的段落老爺子就開始拿起筆書寫,
他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了,他說讀書能讓人心里靜下來了解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就好像跟書里的人去了好多地方,
讀書,可以填補心靈的空洞,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寫字,可以磨練內心,提升我們的專注度修身養性。
放松心態,順其自然,一切隨緣,心無掛礙,便可活得無憂無慮,其他不必多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