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預可研即預可行性研究,是在高鐵項目立項前,綜合分析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經濟效益等的前期研究工作。主要是對高鐵項目的建設規模、線路走向、技術標準等進行初步規劃,為后續的可行性研究和設計工作提供指導方向。目前,關于長三角這條高鐵新通道的規劃建設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近日,根據安徽省發改委鐵建辦答復網友提出的“寧杭二通道進展”咨詢可知:經前期協商,江蘇、浙江兩省相關部門已委托安徽省牽頭開展寧杭二通道前期工作。目前,省發展改革委正在組織開展全線預可研工作,下一步將加強與蘇浙有關方面溝通銜接,進一步穩定線路方案。
寧杭高鐵二通道是連接江蘇省南京市與浙江省杭州市的第二條高速鐵路通道,線路全長約271公里(新建線路約168公里),推薦時速350公里,總投資約305億元(估算)。線路起自南京樞紐,經溧水、高淳進入安徽省郎溪、廣德,再接入浙江省安吉、臨安,最終抵達杭州西站,其中南京至高淳段與寧宣高鐵共線,高淳至杭州段為新建線路。該通道于2019年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目前處于預可行性研究階段,計劃2025年底啟動先開段建設,2026年底全線開工,預計2030年前后建成通車。
項目建成后,將貫通蘇浙皖三省毗鄰地區,形成長三角核心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相比現有寧杭高鐵,新線路更貼近西部山區,可縮短安吉、郎溪等縣域與杭州、南京的時空距離,例如安吉至杭州西站的高鐵行程將從繞行湖州的40分鐘壓縮至9分鐘。同時,該通道將銜接連鎮高鐵、鹽宜湖高鐵等路網,增強區域交通靈活性,緩解既有寧杭高鐵高峰時段98%的運能壓力。目前,寧杭高鐵二通道的規劃建設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為何說寧杭高鐵二通道已經是“萬事俱備”呢?請繼續往下看。
第一,早在多年前,我國在鐵路規劃建設方面提出“要嚴格控制建設既有高鐵的平行線路,既有高鐵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則上不得新建平行線路”。正因如此,所以導致寧杭高鐵二通道前期工作開展困難。但目前這個“規定”已經不是阻礙:根據國家發改委2024年專項評估顯示,寧杭客專高峰時段運能利用率已達98%。這就是說,寧杭高鐵二通道不再受“平行線”政策的限制。
第二,還是我國在鐵路建設方面的“規定”:根據相關規定,新建鐵路項目要嚴格按照國家批準的規劃實施,未列入規劃(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等)的項目原則上不得開工建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寧杭高鐵二通道已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等。這就是說,寧杭高鐵二通道已經符合“規定”。
第三,早在2024年4月17日,有關方面在宣城市鐵路建管中心召開了寧杭高鐵二通道安徽段預可研編制項目組進場對接會,標志著項目前期工作正式啟動。此外,根據湖州安吉縣發改局發布的《安吉縣發展和改革局2025年工作要點》可知,寧杭高鐵二通道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安排為:2025年完成項目預可研方案審查,推動項目列入國鐵集團2025年鐵路建設項目可研招標計劃,啟動勘察設計招標等可研階段工作。
從行業規律看,鐵路項目需依次完成預可研審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施工招標等環節。根據國鐵集團流程,可研報告審批約需2個月,初步設計約6個月,施工圖設計約4個月,加上工程招標和前置要件辦理,總耗時通常需要1至3年。而寧杭高鐵二通道其預可研工作于2024年3月正式啟動,目前還是處于全線預可研工作。這就是說,寧杭高鐵二通道想盡快開工建設,就必須在今年完成可研審批,同時采取“邊審批邊準備” 的模式推進前期工作,那么則有望在2026年正式動工建設。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關信息請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