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是第18個“全國瘧疾日”,今年宣傳主題為“嚴防輸入再傳播,鞏固消除瘧疾成果”。
我國自2021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成為“無瘧疾國家”,但近年來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時有出現,局部地區傳播風險持續存在。
當前,全球80多個國家仍然有瘧疾流行,瘧疾流行區主要分布在非洲、東南亞、東地中海、西太平洋和美洲地區,每年至少約60萬人死于瘧疾,相當于每分鐘就有一人死于瘧疾。
為守護來之不易的“無瘧”成果,需全社會共同參與,筑牢瘧疾防控防線。
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一、瘧疾科普知識
瘧疾是一種由人類瘧原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通過雌性按蚊叮咬傳播,也可經血液傳播。人類瘧疾主要由五種瘧原蟲引起: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卵形瘧原蟲和諾氏瘧原蟲。
圖片來源:AI生成
二、感染了瘧疾有哪些表現?
瘧疾的癥狀可能包括:高熱、寒戰、出汗、頭痛、肌肉痛、疲勞、惡心和嘔吐、腹瀉、貧血、黃疸(皮膚和眼睛變黃)等。如果不及時治療,特別是惡性瘧能導致嚴重并發癥,如腦瘧、嚴重貧血、呼吸衰竭等,死亡率較高。
三、瘧疾防治核心知識
(一)警惕瘧疾感染風險:到瘧疾高流行區旅行,須注意瘧疾感染風險。
圖片來源:AI生成
(二)癥狀識別要牢記:周期性發冷、高熱、出汗是典型癥狀,誤診拖延危及生命。
圖片來源:AI生成
(三)瘧疾可防可治:境外旅行先咨詢,歸國發熱速就醫,早診早治是關鍵。
圖片來源:AI生成
(四)跨境務工要防護:出國務工前培訓,歸國后健康監測,企業落實防瘧責任。
(五)戶外防護三要點:長袖衣物防叮咬,蚊帳隔離+驅蚊藥物雙防護,清除積水滅蚊蟲。
(六)主動申報旅行史:就醫時主動說明境外旅居史,避免漏診誤診。
圖片來源:AI生成
(七)科學治療防重癥:確診瘧疾后全程規范用藥,嚴格遵循醫囑治療,杜絕自行停藥,防止復發和耐藥性產生。
(八)瘧疾患者不獻血:近1年內有瘧疾流行病區旅居史或瘧疾病愈未滿3年者禁止獻血。
圖片來源:AI生成
(九)聯防聯控筑屏障:海關、醫療、疾控等協同監測,跨境信息共享阻疫情。
圖片來源:AI生成
(十)鞏固成果靠全民:人人知曉瘧疾危害,共筑健康防線,鞏固消除成果不松懈。
為了解公眾對瘧疾防治的認知情況,更好地幫助有關部門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我們誠邀您參與此次專項問卷調查。
填寫方式:點擊下方鏈接或掃二維碼填寫問卷提交即可。
本次調查為匿名調查,不涉及個人隱私,請放心填寫。您的回答將會對我們提供很大的幫助。
來源:江海疾控、江門疾控、廣東疾控、中國疾控、國家疾控局
關注【江海高新發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