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第39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廣州市白云區衛生健康局、白云區疾病預防控制局開展的廣州主會場活動在廣州市兒童公園舉行。
記者在活動中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廣州為老年人免費接種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超過100萬劑次,將加快醫防融合,進一步推進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預防接種工作。
廣東預防接種劑次占全國十分之一
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疾控局黨組書記、局長宋鐵介紹,廣東歷來高度重視預防接種工作,經過多年努力,形成了“一高一低”的良好局面。
“一高”是指服務體系標準高。全省現有134家疾控中心和近6000個接種點,每年服務量達到6000萬劑次,占全國十分之一。“一低”,指全省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患病風險持續降低。通過兒童免疫接種,麻疹等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率下降超97%,乙腦、流腦等疾病發病率維持在極低水平。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監督所)預防接種管理指導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州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在做好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的同時,也加大投入為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為初一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
該負責人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免費為老年人接種的流感疫苗達到72.3萬劑次、肺炎疫苗35.5萬劑次,初一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23.6萬劑次。”
廣州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已可開“疫苗處方”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消息稱,今年將在省內試點醫生開“疫苗處方”,把預防接種融入日常診療,讓醫防聯手服務更融合深入。
據介紹,這一模式對提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健康狀態群體疫苗接種率起到促進作用,推動疫苗接種從“以兒童為重點”向“全人群覆蓋”拓展。
廣州目前已有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可開具“疫苗處方”,通過深化“醫防融合”,推進預防接種對全生命周期人群的保護。記者查閱報道發現,廣州市首張全科醫生疫苗處方于2023年5月18日在海珠區南華西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具。通過將疫苗接種服務納入全科門診醫療服務中,從患者主動要求接種疫苗轉為由全科醫生在門診工作中主動提供疫苗接種咨詢,全科醫生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開具“疫苗處方”,幫助免疫力較弱的預防接種重點人群更好抵御疾病。
記者從25日的活動中也了解到,目前在廣州市內,白云區已在基層醫療機構實行疫苗處方模式,并用信息化打通臨床信息平臺和免疫規劃信息平臺,加強醫防融合。“一名老年人來門診就診,醫生會評估他的健康狀況,提供疫苗接種的建議,疫苗處方可以實時自動同步到接種單位,形成‘評估—開方—接種—追蹤’閉環管理,將疫苗接種服務納入門診服務中,為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檔案奠定基礎。”白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介紹,下一步白云區將以點帶面,逐步鋪開“疫苗處方”及臨床信息平臺和免疫規劃信息平臺互通,實現可復制、可推廣、可視化的全流程管理模式。
廣東打造“30分鐘接種圈”城鄉全覆蓋
25日,記者從廣東省疾控局獲悉,廣東將開展“預防接種服務提升年”,重點打造“30分鐘接種圈”,城鄉全覆蓋,方便就近接種。
據介紹,為推動接種服務從“有保障”向“更優質”升級,今年廣東準備開展“預防接種服務年”,重點推進十項便民舉措:
一是打造“30分鐘接種圈”,城鄉全覆蓋,方便就近接種,讓服務更均等可及;二是推出周末接種和移動接種車等系列舉措,讓接種更便捷便利;三是全面推廣電子接種證,新生兒辦證“一次都不用跑”,讓接種服務更方便高效;四是建設全省統一預約平臺,試點AI智能提醒和預檢服務,讓服務全程更精準智能;五是為老人和行動不便者開通綠色通道等服務,讓服務關懷更周到立體;六是試點醫生開“疫苗處方”,把預防接種融入日常診療,讓醫防聯手服務更融合深入;七是推動粵港澳接種政策銜接和信息互通,讓預防接種更好助力健康灣區建設;八是強化日常監管,探索建立多層次保險補償機制,讓群眾接種更安心;九是實現入學查驗證全程線上辦理,減輕家長和學校工作負擔,讓家長學校更省心;十是把群眾滿意度納入醫療機構考核,促進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讓群眾感覺更貼心。
文/伍仞 梁超儀 林丹兒 肖冰
(廣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