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曉明
泰山有四大景觀:泰山日出、云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漢代《泰山記》云:“黃河去泰山二百馀里,于祠所瞻黃河如帶,若在山阯?!碧┥剿拇笃嬗^中“黃河金帶”即摹此景象。由于地理距離貼近,使泰山與黃河產生密切關聯(lián)。對此,歷史研究學者許興凱曾作詮釋:“泰山!五岳之首的泰山!本來是我們中國的象征。國是個概念,需要一個具體的東西來代表他。這個東西不是河,就是山。比如德國的萊茵河,日本的富士山。我們中國也以河山比譬國土。這河,我以為就是黃河。這山,我以為就是泰山。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之地,也是世界古文明的策源。中國的五岳本來是早年中國國境的五至。五岳以泰山為首,泰山可以代表我們中國。”(《泰山游記》,北平讀賣社1934年版)可見黃河和泰山無論是地理方位,還是人文精神,堪稱并生并存,相得益彰,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泰山文化學者周郢教授多年來持續(xù)研究探索黃河和泰山的“山河”文化,他指出:黃河與泰山古有“河岳”之并稱。相傳周公作《時邁》,詩中有“懷柔百神,及河喬岳”(意思是周王安撫天地眾神,以至黃河與泰山)之句。毛傳?(是漢代學者對《詩經》的注釋著作《毛詩故訓傳》或《毛詩詁訓傳》的簡稱)?稱:“喬,高也。高岳,岱宗也?!睋迫蹇追f達解說:“武王既定天下,而巡行其守土諸侯。至于方岳之下,乃作告至之祭,為柴望之禮。柴祭昊天,望祭山川。巡守而安祀百神,乃是王者盛事。周公既致太平,追念武王之業(yè),故述其事而為此歌焉?!庇帧妒酚洝じ咦婀Τ己钫吣瓯怼贰胺饩糁脑唬骸裹S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在后世詩人吟詠中,也無不把黃河泰山相提并論。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泰山吟》:“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元代吳萊《新開河口同方養(yǎng)心望東岳》:“鄒嶧如錐掎遠翠,黃河若帶澆余渾。”明代鄭善夫《登泰山日觀峰》:“東岳乾坤定,黃河一縷分?!秉S省曾《泰岳》:“霧闕中天峻,黃河足下流?!辈楸汀兜轻贰罚骸疤爝B北極千山拱,云擁黃河一線來?!标悜c《登泰山》:“落日猶回首,黃河窈窕流?!敝炀S京《登岱》:“日色浮金搖白馬,天空如帶走黃河。”李化龍《登岱八首》:“北走峰陰凌紫塞,西來練影落黃河。”王衡《登泰山頂時重九后一日》:“介水遙分洙泗白,黃河曲抱海潮紅?!闭鲁馈兜窃馈罚骸翱展獗烫旌?,倒景黃河流?!鼻迤阉升g《登岱行》:“黃河泡影搖天門,千峰萬峰列兒孫。”郝允哲《和人登岱》:“萬里黃河天半落,一輪紅日海中浮。”錢琦《望岳》:“衣帶一條黃河水,偉哉氣象真豪雄?!瘪T詢《秀子璞司馬為徐樹人刺史作泰山觀日出圖索詩》:“宇宙大文章,我只愛兩筆。黃河從天來,泰山拔地出。”魏源《岱岳吟》:“登日觀,俯黃河,水蕩蕩,山峨峨?!泵駠骷椅掇r《泰山神驅逐日本民政署檄》:“泰山與北斗齊高,泰山與黃河并壽。”泰山黃河遂并列成為中華河山的代表景觀之一。
(作者系泰安市作協(xié)會員)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