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又有兩個施工單位的朋友被裁員了,搞得我都有點看不懂施工單位的這些操作了,有點裁員裁到小動脈的感覺,大動脈還談不上,畢竟世界五百強,少了誰都轉。
一個是能力越強、證書越多、被裁的幾率就越高。
工作多年,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老牌生產經歷,之前也在民營企業做過項目經理的角色,進到新公司不足三年。
經驗、能力都不缺,畢竟是當過民營企業項目經理的人,在民企的工地上,那就是一切以進度為主的了,怎么快怎么來,施工組織能力、現場協調能力、對項目全局的把控能力、對外協調能力等各方各面,都還是拿得出手的。
而且證書和職稱都不缺,有一建建筑、市政、一級造價和注冊監理,還有副高職稱。
但是從企業的成本來說,這些證書和職稱反而成了裁員的理由,因為用工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世界五百強企業也并不缺有證書有職稱而且證書上面還有業績的老員工。
而他剛進公司不久,賠個N+1也就幾萬塊錢,屬于是低成本裁掉一個高薪員工,為公司后續節省一大筆開支。
后面跟這位朋友聊的時候才知道被裁的真實原因:真正一直干現場管理的人,制定的施工計劃和對工程的管理目標都是比較符合現場實際的,而國企里面有些條條框框總是約束著,他也并不是很習慣,開會的時候經常否定領導的提議。
所以,公司又少了一個刺頭,他也獲得了自由,以他的經驗、能力、證書和職稱,再找個工作應該也不難。
2
另外一個是埋頭苦干的螺絲釘,永遠比不上會邀功的揚聲器。
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普通本科畢業,校招進的公司,工作一直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別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去干,別人不肯去的項目他主動去。
久而久之,成了部門的骨干,但是是那種高層領導看不到的骨干,比如:公司下發了一個任務給到項目部,項目部給到某個部門,部門負責人啥也不知道,叫他做,他做好了,部長上報了,然后項目部上報給公司,公司領導看著任務完成得不錯,最終給到的獎勵卻落在了項目經理和部門負責人身上。
所以雖然具體的、實際的事情都是他在做,苦是他在吃,累是他在受,但在公司領導眼里,他就是個剛畢業沒多久還啥也不會的小透明,因為領導只看項目,而項目上的項目經理和部門負責人并沒有給他報功,并沒有去突出他的辛勞和成績。
另外小伙子也挺努力,到點就考證,工作兩年考了二建,去年又考了一建,可惜證書剛下來沒多久就接到了人力的約談,公司明文規定的一建證書一次性獎勵也無從談起了。
其實他周圍了解內情的同事都有點惋惜但又無可奈何,同時也有點想看戲的心態:真正做事的人走了,以后看這個部門咋整。
3
這兩個故事教育我們:
1-就算你有經驗、有能力、有證書也有能力,人到中年的時候也不要輕易跳槽,因為一旦公司沒有適量的項目來支撐,很有可能你就是第一批裁員對象,因為用工成本太高了。
2-在規則至上的體系里,太懂行的人反而成了‘刺頭’,因為真相往往比服從更刺眼,很多事情,看破不說破,兄弟才有得做,懂?
3-你熬的夜、加的班、考的證,最后都只會成為領導PPT里的“團隊成果”,別傻乎乎的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就像某輔導員工猝死事件給出的啟發一樣:犧牲健康換來的優秀,最終只會成為人事檔案里為數不多且可以被替換的幾行宋體字。
人生并非只能用工作來衡量生命的尺度,拼命加班加點熬夜打灰留下的淚水,最終只會成為檔案袋里幾張冰冷的A4紙,而你錯過的晚霞、失約的晚餐,才是人生永遠無法彌補的正文。
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