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麥田管理黃金期。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涌現出這樣一批“新農人”,他們開得好新農機,玩得轉新農技,搞得定新渠道,為當地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景。
在孟津區城關鎮賈滹沱社區高標準麥田,人不用到地頭,通過手機就能打開噴灌設備,不僅省工省時,還節水節肥。種糧大戶楊元濤說:“遍布田間的100多個太陽能智能高壓桿噴槍輪流作業,澆水、施肥噴灑均勻,用量、時間都能實時控制?!睏钤獫贸鍪謾C輕輕一點,一組高壓噴頭瞬間開啟,為麥苗按需噴灌。
2022年,楊元濤返鄉,在賈滹沱社區承包了千畝溝域低產田,開啟高標準農田改造,應用現代化農機裝備、“5G+智慧農業”等農業種植管理新技術,實現從耕種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控制?!耙郧敖o麥田澆水全憑經驗,而且要跑遍麥田的各個角落?,F在千畝麥田的土壤溫度、濕度、肥力等數據在手機上一目了然,需要澆水在手機上就可操作。”楊元濤說。
裝完農藥,開啟GPS,畫出地塊,設定航線,執行作業……在會盟鎮老城村的高標準麥田里,一架新型無人機在飛防機手的操控下,均勻地將“一噴三防”藥液噴灑在小麥葉面上。無人機操作手陸紀武從2016年開始與植保無人機打交道,為農戶提供植保飛防服務?!叭ツ甑祝矣仲徺I了新款植保無人機,一小時可飛防150畝以上,按每畝5元計算,可收入750元。”陸紀武說。
孟津區從提高農事管理效能入手,大力推進農業“機器換人”,積極發揮農機服務組織的作用,推行代耕代種代管代收服務,在小麥春管時期,合理調配作業機具,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用工難”問題,有效降低勞動力成本。
在橫水鎮鐵樓村的高標準農田,“90后”小伙劉佳欣正駕駛追肥機械,沿著整齊的麥壟將化肥精準投放到小麥根部。劉佳欣說:“現在種地全程機械化作業,一臺機器一天能追肥160畝左右。”劉佳欣與朋友合作成立了金鑫農機專業合作社,投資100多萬元購置了大型耕地機、聯合收割機等機械,訂單式托管種糧面積達2000多畝。
“我們從眾多農機化種糧能手和技術化種糧能手中精心評選出8位種糧‘新農人’進行了表彰和獎勵,激勵更多‘新農人’扎根土地,投身糧食種植,積極推廣新技術,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施展才華。”孟津農機服務中心主任陸航說,通過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孟津區先后吸引萬余名年輕人成為黃土地上的種糧“新農人”,挑上“金扁擔”。(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