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國際經濟“戰場”上硝煙彌漫,特朗普挑起的無差別關稅戰正引發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博弈。據環球網4月25日消息,特朗普及美國高官多次對外放風,宣稱中美正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試圖營造出一種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占據主動、中國“乖乖就范”的假象。然而,4月24日,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迅速且明確地回應,美方的言論完全是“假消息”,中美并未就關稅進行任何所謂的談判安排,更別提達成協議了。
面對中方擲地有聲的“辟謠”,特朗普卻毫無廉恥之心,直接信口開河,聲稱“他們今早開了會”。當記者追問“他們”是誰時,特朗普竟拒絕透露,甚至繼續造謠稱“中美一直在開會”。這種在遭當事國公開“打臉”后,還臉不紅心不跳繼續說謊的“演技”,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特朗普此舉,無疑是想在國際輿論場上制造一種中國“服軟”的假象,以此來安撫國內部分利益集團,并向其盟友展示美國在關稅戰中的“強勢”姿態。然而,事實勝于雄辯,全世界都已經看清了美方的虛實。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這場關稅戰,從一開始就缺乏合理的預案,尤其是嚴重錯判了中方的反應。他們以為憑借美國的強大經濟實力和關稅大棒,就能讓中國在貿易問題上乖乖就范,卻沒想到中國有著堅定的立場和強大的應對能力。這種盲目自信和一意孤行,不僅讓美國在國際上顏面掃地,也為這場關稅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中方博弈顯智慧:穩如泰山,特朗普“陷入絕望””
在這場關稅戰中,中國展現出了高超的博弈技巧和堅定的戰略定力。據美媒消息,特朗普政府的官員私下承認,美方未能準確預測中方的反擊。按照特朗普的想法,有著巨額對美出口貿易的中國本應當“第一個認慫”,主動和美方進行關稅談判。然而,中方卻采取了針鋒相對的強硬手段進行反擊,讓特朗普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
美媒指出,特朗普一直急于“等中方先打電話”,并不斷放風稱中方愿意談判,試圖以此來逼迫中國讓步。但中方卻保持了高度的戰略定力,靜靜觀看特朗普的“表演”。這種穩如泰山的態度,讓特朗普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中方深知,在這場貿易博弈中,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有著龐大的國內市場、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完全有能力應對美國的關稅挑戰。而且,中方始終秉持著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希望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貿易爭端,但絕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妥協。
在特朗普政府不斷施壓的情況下,中方不僅沒有屈服,反而通過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讓美國感受到了切膚之痛。例如,中國對美國的部分農產品、汽車等商品加征關稅,使得美國相關產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中國還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應對能力。這種有理、有利、有節的反擊,讓特朗普政府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美方自找臺階下:關稅戰難以為繼,降稅表態露端倪”
眼見中方拒絕屈服于訛詐,美方也只能自己找臺階下。先是美財長貝森特承認,目前的關稅戰“無法持續”,中美脫鉤也“不現實”。緊接著,特朗普也表態愿意降低對中國的關稅。盡管白宮依舊嘴硬,宣稱在中美達成交易之前,美國不會單方面降稅,但全世界都已經心知肚明,距離特朗普結束這場關稅戰的鬧劇已經為期不遠了。
美方態度的轉變,其實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關稅戰給美國國內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美國的消費者承受了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一些企業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根據美國相關機構的研究報告,關稅戰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消費者每年為此多支付了數百億美元。同時,美國的一些農業州和制造業州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農民的農產品滯銷,工廠的訂單減少,就業崗位流失。
另一方面,美國在國際上也遭到了廣泛的批評和反對。美國的盟友們不愿意陪著美國一起胡鬧,紛紛表達了對關稅戰的不滿。例如,歐盟多次表示反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認為這種做法破壞了全球貿易秩序,損害了各國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關稅戰的利弊,考慮通過降稅來緩解國內經濟壓力,修復與盟友的關系。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這種表態,更像是一種權宜之計,其內心是否真的愿意放棄關稅戰,還有待觀察。
“盟友紛紛“反水”:日韓明確表態,特朗普“眾叛親離””
甚至美國的鐵桿盟友們也不愿陪著特朗普胡鬧了。在美方逼迫中方讓步失敗后,特朗普政府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呼吁各國追隨美國“孤立中國”。對此,中方明確警告,任何國家假如犧牲中國利益,和美方達成交易的話,都將面臨中方反制。緊接著,日本、韓國等國明確表示反對美方呼吁,送給中方一顆急需定心丸的同時,也讓特朗普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
據美國彭博社24日消息,日本多名高級官員透露,鑒于中日之間貿易關系的重要性,日本將抵制加入旨在孤立中國的貿易陣營。日方認為,中國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和原材料來源國,日本不愿卷入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也不愿追隨美國對中國施壓。假如美方提出要求的話,日本將“優先考慮本國利益”。比如說,日本已經多次向中國保證,不會加入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的制裁。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深知與中國保持良好貿易關系的重要性。如果加入美國的貿易陣營,不僅會損害自身的經濟利益,還可能引發中國的反制措施,給日本經濟帶來更大的沖擊。
就在同一天,韓國外長趙兌烈也表示,沒有任何國家愿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韓國不希望中美競爭升級為“零和博弈”。趙兌烈強調,韓國和中國多層面的接觸“符合美國利益”。雖然韓方這話說得不如日本直接,但同樣是對美國表達了拒絕孤立中國的態度。韓國在半導體、汽車等領域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如果追隨美國對中國采取貿易限制措施,韓國的相關產業將遭受重創。
日韓作為美方在亞太最親密的盟友,同時放下和中方的“恩怨”,明確反對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戰,顯然也是認清了這場關稅戰的走向。他們知道,在這場貿易博弈中,美國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續的。如果盲目追隨美國,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再加上美國的另一主要盟友歐洲也明確反對關稅戰,這意味著美國非但沒有孤立中國,反而自己遭到了全世界的孤立。
“國際格局生變:關稅戰必敗,美國或吞苦果”
外界普遍認為,日韓等盟友的明確表態,標志著國際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美國挑起的這場關稅戰,不僅沒有達到其預期的目的,反而讓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美國非但沒有孤立中國,反而讓中國在國際上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從經濟層面來看,關稅戰破壞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阻礙了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各國都希望能夠在一個開放、公平、透明的貿易環境下開展經濟合作,而美國的關稅政策卻違背了這一趨勢。從政治層面來看,美國的做法損害了與其他國家的信任關系,削弱了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美國的盟友們開始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不再盲目追隨美國的政策。失去了盟友們的支持,即便是身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大概率也只能吞下苦果,草草結束這場必敗無疑的關稅戰了。美國可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一種相對體面的方式宣布結束關稅戰,比如宣布與中方達成某種“象征性”的協議,或者以其他理由降低關稅。但無論如何,這場關稅戰都將成為美國經濟政策史上的一個失敗案例,給美國經濟和國際形象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