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特使斯蒂夫·維特科夫在4月25日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會晤,最近階段美國和俄羅斯的接觸非常頻繁,此前美方特使就有和普京親自溝通,凸顯了如今美國的立場,就是繼續積極推動俄烏沖突的停火。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西方就在渲染所謂的“今日烏克蘭明日臺島”,其實就是要將烏克蘭危機沖突和臺海等同起來,實際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沒有可比性,不過西方還是強行進行了聯系,同時臺島民進黨當局也是炒作所謂的“今日烏克蘭明日臺島”,其實關鍵是在于美國的立場。
美國最初堅持了對于烏克蘭基輔當局的支持,為此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包括M142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以及允許歐洲提供F-16MLU戰斗機等,從而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死磕。不過如今美國的立場已經有了改變,同時作為美國工具的北約也是直接改變了態度,根據外媒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公開吹捧美國,宣稱打破俄烏沖突僵局全靠美國總統,這是擺明了要吹捧美國的,凸顯了北約所扮演的角色。
目前北約有32個成員國,其中兩個是在俄烏沖突期間新添的,分別是芬蘭和瑞典。實際上芬蘭和瑞典長期是屬于所謂的中立國,雖然加入了歐盟,卻不是北約組織成員國,為此和蘇聯/俄羅斯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芬蘭和瑞典就火速加入了北約,從而配合了北約的東擴戰略。但是如今北約的立場已經非常明確,就是要支持美國推動俄烏沖突的停火,北約秘書長呂特的表態已經釋放了清晰的信號,因此也是對于歐洲的警告。
在美國積極推動俄烏沖突停火的時候,歐洲的立場還是非常的強硬,已經通過一系列的國際會議,要推動對于烏克蘭基輔當局的支持,并且承諾給予更多的軍事援助,以及財政支持。也是因為歐洲的支持,讓烏克蘭基輔當局看到了新的希望,為此敢于在多個區域繼續和俄羅斯作戰,包括進入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地區,也有軍事力量維持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作戰,顯然烏克蘭基輔當局并不愿意結束沖突,因此一旦沖突結束,基輔當局就會被清算,為此就有了如今的死磕局面。
北約秘書長的表態已經是直接警告歐洲和烏克蘭,烏克蘭公開給俄羅斯劃出了紅線,實際上美國已經試圖通過承認俄羅斯對于克里米亞的控制來換取停火,但是烏克蘭卻不同意美國的方案,同時烏克蘭還要俄羅斯從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撤離,顯然俄羅斯也是不會同意烏克蘭的要求。如今美國在不斷給烏克蘭施壓,從而試圖推動俄烏沖突的停火,對于美國共和黨政府來說,結束俄烏沖突會是一個亮點,因此會有美國和俄羅斯的直接談判,此一時彼一時,烏克蘭被美國拋棄,也是會讓臺島民進黨的玻璃心碎一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