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奧斯卡經濟。
今年的奧斯卡相對比較沉悶,雖然收視率小有回升,達到1970萬人,但仍然遠低于2014年高峰時的4400萬人。
今年的最佳電影《阿諾拉》也是一部相對小眾的作品,即便在奧斯卡后其票房大漲,到現在為止,在全球也只收獲5000多萬美元。與前兩年的獲獎電影《奧本海默》與《媽的多重宇宙》相比,今年關于奧斯卡的討論明顯減少。
跨越國別,擁抱AI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4月21日宣布,從現在起,會員必須觀看每個類別的所有提名影片,才有資格在奧斯卡最后一輪投票中投票。在此之前,奧斯卡投票人只被鼓勵觀看提名影片,并在他們認為合格的類別中投票。
但近年來,奧斯卡評委觀看哪些影片越來越被視為影響獲獎影片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在奧斯卡匿名選票公布后,經常有評委坦言自己沒有看完一些著名影片,或者沒有看完較長的提名影片。
這其實蠻令人詫異。如果評委都不能好好的把獲得提名的影片看完,又如何期待他們能票選出最具藝術價值的影片呢?當然,奧斯卡從來不是一個品評影片藝術價值的公正殿堂,這一點,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覺得奇怪。
此外同一時間,奧斯卡還就人工智能、難民電影制作人和新推出的選角類別等問題提出了一些新規定。
在最佳國際電影類別中,電影學院現在將允許具有難民或庇護身份的電影制作人由非本國代表參賽。規則的改變保留了通過國家提交國際被提名者的廣泛機制,但對資格進行了調整。
現在的規定是這樣的: “申報國必須確認影片的創作控制權主要掌握在申報國的公民、居民或具有難民或庇護身份的個人手中”。
學院還裁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既不會幫助也不會損害提名機會”。與其他行業一樣,人工智能在電影制作中的應用程度一直是好萊塢備受爭議的話題。
在今年的奧斯卡評選中,布拉迪-科貝特(Brady Corbet)執導的《野蠻人》(The Brutalist)就曾引起過一些爭議,因為該片的剪輯師表示,人工智能被用于增強主演阿德里安-布羅迪(Adrien Brody,最終獲得最佳男主角)和費莉西蒂-瓊斯(Felicity Jones,獲得最佳女配角提名)的匈牙利語對白。
電影學院表示:”學院和各分院在選擇授予哪部電影獎項時,將考慮到人類作為創作核心的程度,對成就進行評判?!?/p>
電影學院還為新設立的奧斯卡演員成就獎制定了一些規則。在經過一輪初步投票確定10部入圍影片名單后,選角部門的成員將受邀參加入圍影片的 “暖場”發布會,包括與提名者進行問答。
4月早些時候,奧斯卡宣布新設特技設計獎,但該獎項要到2028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才開始設立。
奧斯卡,洛杉磯的會展經濟引擎
據報道,2025年奧斯卡電視直播中30秒的廣告價格在170萬美元到230萬美元之間。
據估計,美國廣播公司在奧斯卡周日的廣告收入超過1.27億美元,其中紅毯秀的廣告收入超過2000萬美元。30 秒廣告的花費比超級碗約低72%。
今年獎項的贊助商涉及近20個行業,包括服裝、汽車、飲料、包裝消費品、娛樂、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保險、媒體、制藥、零售、技術和電信。
廣告商包括第八年回歸的勞力士;首次贊助的T-Mobile、AirBNB、Allstate、奧迪、禮來、阿聯酋航空公司、葛蘭素史克、漢高施華蔻、現代汽車、強生公司、巴黎歐萊雅、漢莎航空、馬自達、諾華制藥三星 Galaxy、賽諾菲、星巴克、聯合利華、Visa Inc、美國大眾汽車公司、沃爾瑪、迪斯尼影城等。
2025年,Disney+還與廣告商克里斯汀-迪奧香水合作,成為奧斯卡頒獎典禮的首個國際贊助商。
據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委托撰寫的一份報告估計,202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及相關活動給洛杉磯縣帶來的經濟效益為1.34億美元,其中對游客人數、酒店平均房價和個人消費進行了保守估計。
報告稱,其 "奧斯卡獎及相關活動 "帶來了約1.47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該非營利組織與華特迪士尼公司旗下ABC電視臺的電視授權協議?!?/p>
大敗局下積極求變
近年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卻呈現出下滑態勢。1998年,憑借《泰坦尼克號》斬獲最佳影片等11座小金人的輝煌時刻,那一屆頒獎典禮平均收視人數高達 5520 萬。
但到了2020年,收視人數銳減至2360萬,彼時已創下歷史最低紀錄。隨后受疫情影響,2021年頒獎典禮的觀眾數量更是降至冰點,僅有1050萬。今年回升到1970萬人,仍未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關于奧斯卡影響力的衰退,原因無外乎幾條:
首先是觀影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互聯網平臺觀影,沖擊了電影市場的同時,也影響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傳播。
其次就是奧斯卡“精英的傲慢”。早期奧斯卡獲獎影片多為藝術性與商業性兼具的佳作,如《泰坦尼克號》《指環王3:王者歸來》等,既能獲得專業認可,又能吸引大眾觀影。但近年來,奧斯卡獲獎作品逐漸向小眾化、藝術化傾斜,難以引發大眾的廣泛共鳴,導致觀眾對奧斯卡的興趣降低。
最后無疑就是“政治正確”思潮的影響,許多觀眾因政治正確對奧斯卡脫粉。
為扭轉收視率頹勢,擴大 ABC 頻道以外的收視版圖,迪士尼積極探索創新舉措。不僅在流媒體平臺上播放提名電影,還將頒獎典禮納入流媒體轉播范疇。今年的頒獎盛典首次在Hulu平臺同步直播,同時在 ABC 頻道照常播出。
迪士尼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廣告套餐,極大地拓展了贊助形式,使其遠遠超越了節目本身的局限。與奧斯卡廣告銷售相關的贊助,還延伸至次日的《早安美國》以及《凱莉和馬克現場秀》節目(巴黎歐萊雅和禮來公司等品牌將在后者節目中亮相)。
此外,迪士尼還開展了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克里斯汀?迪奧贊助了迪士尼 + 平臺上在美國和法國推出的一系列電影。坎貝爾表示:“我們將借助流媒體平臺,推出更多現場娛樂特輯?!?/strong>
結語
這個創立于1929年的電影圣殿,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身份焦慮:當《阿諾拉》的5000萬美元全球票房與《奧本海默》的9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當評委觀看提名影片從道德自律變成制度約束,當人工智能開始參與電影創作的核心環節——奧斯卡正站在藝術價值與商業邏輯的斷層帶上。
你對奧斯卡獲獎電影感興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