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我讀了兩遍。
頭一遍,純粹把它當作一個悲慘的故事來讀。福貴的一生,充滿了接二連三的厄運。從賭光家產氣死父親,到兒子有慶因抽血過多而死,女兒鳳霞難產離世,妻子家珍久病去世,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夾死,最后連外孫苦根也因吃豆子撐死。每一個親人的離去,都像一把重錘,一下又一下地敲擊著我的心,讓我為他的遭遇感到無盡的悲痛和同情。
第二遍,我嘗試從更深的層面去理解它,把它當作一部探討生命意義的哲理小說。我折服于余華用平淡樸實的語言,卻能深刻地展現出生命的堅韌與脆弱。
大熱天讀《活著》,就像給我滾燙而浮躁的內心澆了一盆冷水,讓我瞬間清醒。福貴的一生,幾乎可以成為我們(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怨天尤人的人)的一面鏡子。
福貴原本是個闊少爺,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然而,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他的人生急轉直下。因為賭博,他輸掉了家產,從富家子弟淪為了窮苦農民。此后,戰爭、饑餓、疾病等各種苦難接踵而至,不斷地折磨著他。但他從未真正放棄過,就像一顆頑強的野草,在狂風暴雨中艱難地存活下來。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福貴經歷了那么多的不幸,卻依然選擇堅強地活下去。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只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他的生活沒有驚天動地的浪漫,也沒有波瀾壯闊的起伏,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平淡和苦難,但他依然堅守著生命的底線。
每一次親人的離去,對福貴來說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還是咬著牙挺了過來。他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選擇與命運和解,在苦難中繼續前行。他就像一盞在黑暗中搖曳的油燈,雖然隨時可能被風吹滅,但依然頑強地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這是小說的基本脈絡。福貴沒有死于貧窮,沒有死于疾病,更沒有死于命運的重重打擊,而是在歷經滄桑后,依然倔強地活著。末尾這一點,讓福貴的堅持有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基于他對生活的執著和對生命的敬畏,他幾乎是帶著一種豁達和坦然面對生活的一切。
所以,福貴區別于駱駝祥子(祥子在經歷了三起三落之后,徹底墮落了)、保爾·柯察金(保爾是在為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經歷磨難,他的精神更多地體現在為了偉大的事業而拼搏)。
在人生的低谷,福貴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勇敢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因為他明白,活著就是一種希望,只要活著,就有可能看到生活的轉機。
福貴寧可在苦難中掙扎著活下去,也不愿輕易地放棄生命。
這是福貴的堅韌,也是小說的深度。
《活著》里處處都是細節,說它是一部生命的教科書也不為過。很多作家都對它贊不絕口。小說在主題、情節、語言等各個層面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余華也因此被廣大讀者和作家所推崇,原因也正在于此。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讀《活著》,能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明白生命的可貴和堅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