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機罕見現身印度,給本就緊張的印巴局勢再添火藥味。4月24日,印度哈里亞納邦空軍基地迎來一批“特殊訪客”——美軍C-17運輸機與以色列“海雕”預警機先后降落。盡管官方未公布具體任務,但印媒高調宣稱這是“盟友為莫迪政府的強力站臺”。
與此同時,印巴邊境線上一片肅殺。印度將T-90坦克群調往旁遮普邦,巴基斯坦則在拉合爾部署“梟龍”戰機中隊,雙方在克什米爾實控線兩側增兵超5萬人。衛星圖像顯示,印度炮兵陣地距離巴方哨所最近僅12公里,迫擊炮射程已覆蓋對方工事。
多個信息源證實,印巴兩國都在向邊境連夜增派大批精銳部隊,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照片證實,印巴軍隊的坦克、重炮等重武器不斷運往前線,兩國海空軍也已進入高度戒備的狀態,
通訊線路十分繁忙,大批艦艇和戰機開始緊張調動,印度海軍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已經抵達巴基斯坦外海,從海上威脅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而印空軍也將“陣風”戰機調往克什米爾方向,準備隨時越境發動空襲行動。
美以此行被指“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近年向印出售超200億美元軍火,包括“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色列則提供“巴拉克”防空系統。這次聯合行動,被解讀為向巴方施壓的信號
局勢緊繃背后是資源爭奪。印度試圖借外力壓制中巴經濟走廊,但巴國扼守阿拉伯海咽喉,中國援建的港口與鐵路已成戰略支點。正如伊斯蘭堡學者所言:“印度買再多武器,也改不了地理現實——中巴背靠背,破局只能靠談判,而非槍炮。”
這場大國博弈下的邊境對峙,考驗的是各方智慧。畢竟,克什米爾的雪山腳下,誰先開火,誰就輸了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