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詩詞世界,共享詩意人生
1140年,南宋紹興十年,岳飛在朱仙鎮大破金兵,意欲“直搗黃龍府”,淪陷的山河有望恢復了。
可是,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班師回朝。
“十年之力,廢于一旦”。
這一年的5月28日,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后,岳飛去世,如果岳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
對于辛棄疾,你了解多少?
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
他是南宋最猛的詞人:軍事上的鬼才,文學上的天才。
他是一個真正男子漢。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在《三國演義》里,形容某位將軍英勇非常,會說“于萬人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strong>
辛棄疾也能做到。
辛棄疾是山東濟南人,北宋滅亡后,山東成了淪陷區。
他出生時,“靖康之恥”已經過去十幾年。
時間并沒有消解辛棄疾對故國的懷念,他拉起了一支隊伍,和金兵打起了游擊。
他投靠義軍首領耿京,不想,辛棄疾的朋友,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偷了帥印投降金兵。
耿京就要殺了辛棄疾,辛棄疾立下軍令狀:給我三天,我一定抓到他,否則,甘愿就死。
辛棄疾帶了一隊人馬去追,直追到金兵營帳中,那義端也知辛棄疾的厲害,馬上跪地求饒:
辛大將軍,你面如青兕,你力大無窮,你勇猛過人,就饒了我吧。
辛棄疾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勇猛得不要太過分。
英雄的事跡不止這一件,趁著辛棄疾去南宋聯絡的時機,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了。
等到辛棄疾回到山東,張安國已經做了濟州的知州。
辛棄疾集了五十人馬,到濟州求見張安國。
張安國和金將喝了酒,正得意,辛棄疾直接擒住張安國,帶領眾人突圍而歸,金國人追都追不上。
這一年的辛棄疾,才23歲。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后來,辛棄疾曾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形容南朝宋武帝劉裕,而這又何嘗不是青年辛棄疾的寫照呢?
勇敢、能承擔,是一個男子漢必備的品質。
在勇敢這方面,辛棄疾就沒認輸過。
處在敵占區,而不忘故國,是為忠義。兩次深入敵軍中,擒殺叛徒,又豈是一個勇字可以完全概括的呢?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辛棄疾南下歸宋,矢志抗金,一生未休。
英勇過人的辛棄疾到了南方,做了官,不能馳騁沙場,卻依然不忘抗金事業。
他埋頭寫就《美芹十論》,詳細分析敵我雙方情況,建議進軍山東,因為金國在山東的軍事部署相對薄弱,再圖中原……
富有戰略眼光的《美芹十論》,并未被采納。
可辛棄疾逮著機會,就會陳述自己的主張,踐行自己的想法。
他在湖南當安撫使,就整頓軍紀,令出必行,建立了一支“飛虎軍”。
飛虎軍在南宋地方軍隊中,雖然不是人數最多的一支,卻是發揮最大戰力、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支。
后期南宋正規軍不堪大用,地方軍隊紛紛建立,飛虎軍作為代表,屢屢被調往前線戰斗,聲名顯著。
這支軍隊,還令金兵聞風喪膽,就問你牛不牛。
辛棄疾有想法,有能力,有追求,有志向,卻一生不得志。他是北方的“歸正人”,朝廷總有猜忌,不愿予以高職。
《康熙濟南府志·人物志》記載辛棄疾臨終時,大呼:“殺賊!殺賊!”
故事不知真假, 但是,辛棄疾矢志抗金的想法,貫穿始終,毋庸置疑。
辛棄疾晚年寫就一首《鷓鴣天》,“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道盡無法實現夙愿的感慨。
年少歸國,年近古稀辭世,歲月悠長,初心不忘,卻未得始終。只有一腔肝膽留在人間,激勵著后來人。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在軍中,在政壇上,辛棄疾有勇有謀有原則。
在為人朋友上,辛棄疾一樣豪氣干云。
辛棄疾辭官后,開始了在上饒的閑居生活。
有一天,一個叫陳亮的人來拜訪辛棄疾,兩人一見面,喝酒暢談,好不痛快。 醉后,倒頭就睡。
可陳亮剛剛經歷了一場牢獄之災,心里犯了嘀咕,這辛棄疾剛剛說話不多,會不會殺我滅口呀?
晚上起來,偷了辛棄疾一匹馬,走了。
逃走幾個月,陳亮給辛棄疾寄來書信:借我十萬塊。
辛棄疾如數與之。
后來,陳亮再訪辛棄疾,兩人成了好友,抗金是兩人最愛談的話題。
送走陳亮后,辛棄疾寫下名作《賀新郎·把酒長亭說》,陳亮回了一首,辛棄疾又寫了一首,來來回回,各寫了三首詩,由此可見,兩人情誼之深。
結交好友,只因志趣相投,而前嫌不計,辛棄疾讓人好生敬佩。
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能本色。
辛棄疾和朱熹交好,朱熹去世時,他的學說被定為“偽學”,昔日的門生朋友,沒人敢去吊唁,只有辛棄疾不畏禁忌,前往哭祭。
還留下了一句留傳千古的悼詞:“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有這樣一個豪氣干云的朋友,朱熹泉下有知,亦會感到安慰吧!
詩詞君只想說:這樣的朋友,請給我來一打。
待人真誠,待友俠義,這樣的人,不是男子漢,是什么呢?
每每讀到辛棄疾的豪放詞,都如一股熱血貫在心頭。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辛棄疾就是如此!
武能上戰場殺敵,文能寫就治國方略;能對國家忠義,能對友人俠義。走到人生盡頭,依然不忘初心。
如果世間有男子漢,一定是辛棄疾這樣的吧!
常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詩詞世界,作者:聶隱娘。資料來源《宋史·辛棄疾傳》,劉小川《品中國文人》。轉載請注明出處。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詩意文化出品圖書《哈哈哈!如果大宋詞人也有朋友圈》《特級教師的爆笑詩詞課》全網熱銷中,歡迎購買。加入詩詞世界粉絲群,可以添加詩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