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華中師范大學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 菲
2025年,中國與印尼迎來建交75周年。75年來,兩國關系從友好鄰邦發展為全面戰略伙伴,雙方深度互信,務實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在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領域,中印尼合作成果豐碩,為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樹起典范。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雅萬高鐵,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中國云計算技術與設施,推動印尼電商物流效率提升,促進其數字經濟產業升級;中印尼在鎳礦冶煉、動力電池等領域的合作,助力印尼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為其他國家開辟了可借鑒的綠色能源發展路徑。
在“五大支柱”合作框架下,安全、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正成為未來增長點,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醫藥等領域潛力巨大,有望成為合作新亮點。
產業鏈協同方面,中國高端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的優勢,與印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龐大的消費市場優勢,可實現互補共贏。區域經濟走廊建設機遇與挑戰并存,雙方需加強政策溝通、協調利益關系,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實現區域內的貿易和投資增長。同時,中印尼在產業鏈協同和區域經濟走廊建設中,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借鑒《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規則整合經驗,通過建立聯合工作組,推進數字身份認證與電子發票互認機制,實現區域經濟走廊的無縫銜接,共同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等挑戰,維護產業鏈穩定與安全。
作為全球南方國家代表,中印尼在金磚機制、東盟合作等平臺中的協同發聲意義重大,為區域穩定與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在金磚機制中,兩國共同推動新興經濟體發展,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在東盟合作中,雙方共同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
中印尼合作的成功關鍵在于將傳統友誼轉化為制度化合作,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產業協同。未來,兩國在深化產業鏈垂直整合方面潛力巨大。從萬隆會議到金磚合作,兩國始終以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為紐帶,通過“南南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正如雅萬高鐵跨越山巒奔向大海,中印尼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終將在平等互利中抵達共贏的彼岸,持續為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注入強大動力與活力。
(本報記者 王慧瓊采訪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