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豆花/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節有虛構,勿對號入座】
1971年8月的一天上午,我們二連全連正在伏牛山深處的一個國防坑道里施工,
幾臺風鉆同時在巖石上打著眼,洞里灰塵飛揚。
突然,風鉆聲戛然而止,機關楊參謀帶著連隊通信員和另外2個陌生的軍人出現在施工現場:“張連長在哪?”
戴著枊條帽、滿臉灰塵的張連長撥開眾人,出現在他們面前:“我在這兒,找我啥事?”
楊參謀看到張連長,馬上說,陳團長命令我們,立即把你帶回團部,這邊你安排一下,馬上跟我們出洞。
張連長不解地問:楊參謀,團長叫我回團部有什么事情?楊參謀笑著說,具體什么事你當面問團長。
隨后,張連長對在現場的副連長說:“你盯緊點,別出事!”說完,他便跟著楊參謀一行離開了山洞。身后,洞里的風鉆聲又吼叫了起來……
下午下班的時間到了,我們放下工具,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山洞。西陽已經落山,郁郁蔥蔥的山林盡頭依然光亮,我們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活動著僵硬的胳膊……
我們坐著汽車,回到三公里外的部隊生活區……
吃過了晚飯,我回到了連部。連長不在連隊,我也找不到通信員。一向堅守崗位的通信員,此刻也不在連部。
我是二連的文書,平時和通信員住一個房間。
我們連隊的指導員兩個月前調到團機關后,連隊主官只有張連長一個人在位。我雖然是連部文書,但張連長為了便于工作,就讓我跟著他進洞施工。
我坐在辦公桌前,開始制定下一周的施工計劃,這個任務是我的本職工作,連長
要求我和大伙一起施工,掌握施工方面的第一手資料,方便整理施工日志,向機關匯報工作……
然而,就在我制定計劃的時候,通信員回來了。他興奮地對我說:你知道上午楊參謀為什么突然帶著幾個人進3號洞,把咱們連長叫出來,是因為啥?
我不解地看著通信員,通信員隨即說,上午他在連隊值班,楊參謀打電話讓咱們出3個人進洞把連長給架出來,可那一會兒咱們全連都在山洞里干活,連隊就我一個人在值班,炊事班的6個戰士在做飯,連隊就再也沒人了。
后來,楊參謀帶著兩個人來到連隊,叫上我一起,進到洞里把咱連長叫出了山洞。
軍車把我們幾個拉到團部,連長去團長辦公室匯報工作,我們在外面等候,不一會兒,咱連長和楊參謀從團長辦公室出來了。
楊參謀對我說,趕快送你們連長回臨時來隊家屬區!連長和楊參謀打了一下招呼,便帶著我回到了臨時來隊家屬區……
當通信員說到這里時,我才明白,團長派人進洞把連長“架”出來,是因為連長家屬和孩子的原因。
原來,早在一個月之前,在學校當老師的連長家屬,帶著他們3歲的兒子帶部隊探親。由于我們連進駐施工現場,沒有條件安排他們娘倆居住,連長便把娘倆安排到了團部臨時來隊家屬區居住。
那兩天,我和通信員在連隊和臨時家屬區兩邊跑,幫助連長家屬布置屋里的事情。
我和通信員工作上連隊有分工,我負責連隊文案工作,主要是跟著連長,隨時完成他交待的任務,而通信員一邊守連隊電話,同時還要替連長照顧來隊探親的連長妻子和兒子,跑個腿買個東西、送飯什么的。
但是,就在連長家屬來隊前幾天,我們連負責的3號洞施工遇到了意外情況。
我們工程兵團施工的山體,大都是那種異常堅硬的花崗巖,奇怪的是,就在我們連負責的3號洞掘進數百米之后,突然發現施工前方出現了大量的碎石層。
那一天,施工區域突然出現大面積塌方,1名排長和3戰士躲閃不及被落滾石砸中,排長的腿被砸斷,2名戰士救戰友時胳膊和手被砸傷……
施工頓時陷入了停滯狀態。
團部緊急派來工程技術人員,經過反復的勘測,他們提出了先清理施工區域的落石,再視情研究掘進辦法的整改方案。
后來,我們按照要求清理作業區的落石,光清理和拉出山洞的落石,我們就用了
五天的時間,由于作業面狹窄,不適宜派大量的兵力在前方,于是就采取輪班上的方法施工。
但因為清理作業面占用了寶貴的掘進時間,導致我們連的施工進度拖了全團的后腿。
結果,在團里的一次會議上,我們連受到了團首長的點名批評,張連長不得不站起來,當著許多領導的面說明情況,又因為3 名軍人受傷,連長還在會議上做了檢查。
為了趕上施工進度,張連長下定決心,改進施工計劃,采取24小時不停工作業,各班排分成兩批,人休息施工不停止,而他親自盯在洞里組織指揮。
在施工現場的支委會上,連長也作了自我批評,向受傷的同志道歉,并安排我用他的工資買禮品,到衛生隊看望受傷的3名戰友……
所幸連長的妻子十分理解丈夫的難處,她帶著兒子住在臨時來隊家屬區等著連長歸來。
剛開始幾天,兒子在母親的勸說下還有耐心,可到了兩個星期后,兒子哭鬧,連長的家屬心里覺得不是味,自己假期的時間也就一個來月,來部隊大半個月了,只在開始那一天見過丈夫一面,當天晚上連長就回到連隊組織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加快進度的方案。
方案經營里批準后,連長就帶著隊伍進入了山洞施工。為了確保每一名戰友的生命安全,連長在現場布置了觀察哨,限定作業面人數。
而他自己盯在作業面的最前方,連隊戰士輪班出洞休息,他謝絕連隊其他干部替
換的建議,堅持不出洞。
連長說,他在團長面前立過軍令狀:一是杜絕安全事故,二是不趕上團里的施工進度,就不出洞!
連長這一進洞,就是一個月。
團臨時來隊家屬區就在團家屬院旁邊,有空的時候,連長妻子帶著孩子在院里玩,時間一長,家屬院里的嫂子們都知道,二連連長的老婆帶著孩子來部隊探親,這都快一個月了,連丈夫的面也沒見著……
結果,這個事情傳到了團長的耳朵里,于是就有了團長讓楊參謀帶人進洞把連長“架”出山洞的那一幕。
沒想到,連長回到臨時來隊家屬區只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現在3號洞的作業面上……
當天下午,我和通信員騎著借來的自行車,把連長家屬和他們的兒子,送到了十多公里外的鎮長途汽車站,目送著汽車駛離,我們倆才騎著車子返回施工生活區……
1974年,我退伍那一年,當了5年連長的張連長也脫下了軍裝,回到他們老家成了公社的張公安……
前些年戰友聚會,大家說起當年挖山洞的事情,說到了張連長,一位戰友說,張連長已經病逝了,據說是當年施工落下的病根導致的,去世時還不到60歲。
我們這一代人已經老了,但五十多年前,一批批軍人在荒涼的山溝里為國筑洞的往事,成了無數人難忘的青春記憶!
致敬歲月,致敬每一個平凡的奉獻者!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主人公化名,個別細節虛構處理。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