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無疑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全球偶像,其威望與感召力遠遠超越了天主教會14億信徒的范疇。身披象征身份的斗篷,承載著跨越數個世紀的權威,教皇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豐碑,每次現身都能吸引數十萬人聚集。作為天主教會的領袖,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世界范圍內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即便在宗教信仰逐漸式微、越來越多美國人放棄有組織宗教的當下,教皇的強大影響力依然牢牢吸引著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的目光。人們對教皇的興趣或許會隨著不同教皇的更迭而有所起伏,但教皇所代表的至高地位,始終散發著令人著迷的獨特魅力。
里士滿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天主教研究系主任R·安德魯·切斯納特表示,對于非天主教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對教皇的興趣,就如同對歐洲皇室的興趣一般,源于對這種在本土不存在的永恒制度的好奇與向往。
4月21日,教皇方濟各與世長辭。與其他教皇不同,方濟各以謙遜親民的形象深受大眾喜愛,極大地緩和了教皇職位給人帶來的距離感。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圣十字學院宗教研究教授馬修·施馬爾茨評價道,方濟各既是古老教會機構的重要一員,又讓這一機構變得更加接地氣、更易被大眾接受。
回顧歷史,教皇們在世界事務中一直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教皇約翰·保羅二世1979年的波蘭朝圣之旅,對東歐局勢的轉變產生了關鍵影響;而方濟各則始終關注著社會中邊緣化群體和貧困人群面臨的各種問題。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圣母大學歷史學教授約翰·麥格里維指出,天主教會領導著一個擁有超過10億受洗信徒的龐大機構,堪稱世界上最具多元文化和多語言特征的組織,其獨特性無可比擬。
隨著方濟各的離世,天主教會即將迎來極具傳奇色彩的新教皇選舉儀式。選舉新教皇的傳統可追溯至13世紀,整個過程充滿了濃厚的儀式感,讓人不禁聯想到英國君主制相關儀式。
新路事工的執行董事弗朗西斯·德貝爾納多認為,天主教的相關元素極具戲劇性,十分適合改編成電視劇。尤其是在《權力的游戲》播出后,大眾對中世紀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愈發著迷,而教皇制度和新教皇選舉儀式中,充滿了中世紀的氛圍。德貝爾納多還表示,教皇制度本質上類似于王權,盡管人們秉持著追求平等的精神,但對君主制始終有著特殊的迷戀,就如同許多人熱衷于觀看皇室婚禮一樣。
方濟各深受愛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摒棄了傳統的教皇皇室禮儀。他選擇居住在梵蒂岡的圣瑪爾大賓館,而非象征著至高地位的宗座宮,日常行事風格也極為低調,愿意親自提拿行李。麥格里維評價道,方濟各比歷任教皇都更致力于削弱教皇職位的君主制色彩。
方濟各對氣候變化、移民等社會文化問題的進步觀點,不僅為他贏得了眾多贊譽,也使他陷入爭議之中。切斯納特形容方濟各就像“搖滾明星”,他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天主教群體,其關注的諸多社會經濟問題,在世俗社會也引發了廣泛共鳴。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凱瑟琳·奧唐奈表示,方濟各在一些問題上的處理方式引發了不少爭議,尤其是在相關議題方面。隨著新教皇選舉會議即將召開,預計美國人會對此次選舉產生前所未有的關注。克利夫蘭凱斯西儲大學天主教研究教授喬納森·陳也認為,人們惋惜失去了一位極具遠見、推動重要變革的領導人,同時對下一任教皇能否延續方濟各的理念,既充滿擔憂,又滿懷期待。此次過渡時期,教會對新教皇的任命將面臨更嚴格的審視。
新教皇將通過神秘的教皇秘密會議選舉產生。這一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傳統,充滿了儀式感、神秘感,選舉過程中的種種細節,都備受全球矚目。選票在15世紀的圣殿中秘密書寫,最終當西斯廷教堂的煙囪冒出白煙,便意味著新教皇誕生。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歷史學名譽教授、《鎖門之后:教皇選舉史》一書的作者弗雷德里克·鮑姆加特納回憶,在1958年教皇庇護十二世去世后,當時還是學生的他,從收音機里聽到了教皇約翰二十三世當選的消息,這一事件吸引了全球民眾的目光。
喬納森·陳指出,某平臺上映的驚悚片《教皇秘密會議》,通過展現虛構的選舉陰謀,進一步激發了大眾對這一選舉儀式的興趣。秘密會議中,樞機選舉人完全隔離,所有人都要對投票過程嚴格保密,為達到三分之二多數票還會進行幕后談判,再加上傳統的盛大儀式,都為選舉增添了神秘色彩。
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大學神學和宗教研究教授馬西莫·法吉奧利認為,秘密會議在等級森嚴的教會組織中進行選舉,這一過程充滿矛盾。它是沒有王朝傳承的君主制選舉,通過選舉避免形成世襲王朝。由于選舉過程嚴格保密,候選人不能公開進行競選活動。
鮑姆加特納表示,人們對教皇選舉的關注由來已久,在17、18世紀,許多新教徒就對這一選舉充滿興趣,部分原因是當時這是歐洲社會少見的民選職位。法吉奧利解釋,秘密會議的設立初衷是為了保護投票過程不受外界干擾。在過去,主要是抵御羅馬權貴家族以及皇帝、國王的影響,而在現代,則要抵御媒體,尤其是社交媒體帶來的壓力。
此外,如今樞機主教團的構成發生了巨大變化,成員來自世界各地,不再局限于意大利和歐洲,變得更加國際化。方濟各作為首位來自美洲的教皇,就是這一變化的體現。法吉奧利表示,現在來自亞洲和北非的樞機主教也都有機會當選教皇,與過去幾個世紀的情況大不相同。
凱斯西儲大學的喬納森·陳認為,此次樞機會議能擺脫以往以歐洲為中心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方濟各。將選出繼任者的135名選舉人中,有108人由方濟各任命。樞機會議的國際化,或許是方濟各為教皇職位留下的最重要卻常被低估的遺產。
無論如何,新教皇選舉仍將遵循延續數百年的傳統進行,全世界都將密切關注這一過程。天主教專家、新罕布什爾大學達勒姆分校社會學教授米歇爾·狄龍表示,在如今一切都追求簡便隨意的時代,這些古老而莊重的儀式,能極大地激發人們的想象力。這些儀式的重要意義在于,能讓人們感受到教會機構的延續性,給人帶來穩定感。在人們哀悼教皇方濟各離世的同時,也對教會的未來滿懷期待,而這些儀式傳遞出的穩定信號,在生活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尤為珍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