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評詩
第570首
原詩
江水
文/胡弦
渾濁的江水,渾濁,奔涌
它的軀體里從未埋藏過夢想,
從未有一滴水為我們
開口說話。
只有我們自身的血液
在苦苦滾動。
只有無意義的到來和流逝,
只有我們內心的大海接納了,
帶著沙子,艱難水族,落日余光和夜之黑沉的
滔滔源頭。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魯獎詩人胡弦的詩《江水》,這是一首非常有內涵的詩,詩人通過渾濁且奔涌的江水表達一種無序和混亂,一種無目的和迷茫狀,它們的流逝只是一種勢差造成的。而人類之水——血液,苦苦滾動,只是無意義的到來和流逝,仿佛只是一種自然的存在一樣。江水和血水似乎有了共通性,仿佛只是為了存在而存在。
在第一節中,詩人寫江水“從未有一滴水為我們 開口說話”,說明了一種無意義,詩人舉此一例更是為了說明“它的軀體里從未埋藏過夢想”,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或許只是為了表現水的流逝就一種自然現象,并不存在人類賦予的各種意義,這是對水本質的一種思考和探索,它的存在并不是為了生命,而僅僅是為了流動,其它的都是人類強加的。
在看第二節,“只有我們內心的大海接納了”,這同樣說明血水的無思想性,它們的存在只是身體組成的一部分,是維持生命的一部分。而只有我們的大腦才具有思維功能,指導著人類的行動和思考。接著,詩人對接納的滔滔源頭進行了形容,“帶著沙子,艱難水族,落日余光和夜之黑沉的”,這四種意象組合,仿佛營造了江水奔涌時,自身及環境的狀態,充滿想象。通過這種接納,體現了一種包容性,這是否暗示了人與自然的特殊關系。
這種小詩,通過江水對自然的探尋,通過血水對人類的探尋,最終展現人與自然的某種聯系,即人心的接納是無限的,不受限制的。正是因為人類有一種思想性的存在,才不斷拓寬了生命的意義,區別了自然的存在。這反映了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別,給了我們重新認識自然與人類的思維路徑,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胡弦,1966年生于徐州鄉村,做過教師,報社記者、編輯,現居南京,《揚子江詩刊》編輯。九十年代開始寫作,在《人民文學》《詩刊》《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等刊物發表大量詩歌,在《散文》《散文天地》《散文百家》等刊發表散文作品數十萬字,出版詩集《十年燈》(2007),散文集《菜蔬小語》(2008)等,曾獲中國詩歌學會、《人民文學》(2004)、《散文詩》(2003)、《詩潮》(2003)、《詩林》(1999)等雜志詩歌競賽獎,2009年11月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授予“新世紀(2000—2009)十佳青年詩人”稱號。出席詩刊社第十八屆“青春詩會”,在多家報刊開設過散文專欄,作品入選多種年度最佳選本。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5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 個人詩集出版, 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五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500篇,72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1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3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55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