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園到鄉間田野從個人愛好到助力鄉村振興
“銀發”文藝宣傳隊演繹幸福“夕陽紅”
泉州網4月25日訊(融媒體記者陳小芬通訊員吳有森文/圖)每天早上9點,德化駕云亭公園里,一陣陣悅耳的歌聲從公園的文化長廊傳來,走近一看,有五六十名銀發老人歡聚在此,正進行文藝表演,演繹他們的激情歲月。
這群老人來自德化縣離退休干部文藝宣傳隊(以下簡稱“文藝宣傳隊”),他們曾是各條戰線的建設者,如今以文藝為紐帶,組建了這支充滿活力的“夕陽紅”文藝宣傳隊,用歌聲、樂聲、舞姿綻放個人風采,還將文化的種子播散到鄉村田野,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亮麗風景線;同時,他們走進企事業單位,為職工們送去歡樂,傳遞藝術。
文藝宣傳隊在公園排練
非洲鼓隊在公園排練
以藝會友
隊員從數個到近百人
16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駕云亭公園,文藝宣傳隊的老人們正認真排練著,個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合唱團的歌聲就像山間的清泉,清澈動聽;樂器組的隊員們,專注地演奏著手中的樂器,每個樂符仿佛是他們心中的故事,在空氣中緩緩流淌;舞蹈隊的阿姨們,穿著漂亮的舞衣,踏著輕盈的步伐翩翩起舞。
“文藝宣傳隊最初是由一些熱愛文藝的老同志自發組成。”隊長鄭光前告訴記者,10多年前,退休的方老師因為愛好音樂,又拉得一手好二胡,經常到公園與數位音樂愛好者一起唱歌,慢慢地組成一個唱歌團隊。2021年春季,鄭光前到公園游玩時見到這群老年朋友,濃郁的文藝氛圍,讓原本就愛好音樂的他也加入其中,大伙兒還給隊伍取名為“駕云亭文藝隊”。后來因為方老師經常要到云南幫忙照看孫子,鄭光前接手組織帶領這個團隊。
起初,隊伍僅是自娛自樂,但隨著表演節目質量提升,逐漸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欣賞,加入的人也越來越多。2023年德化縣委老干部局成立文藝下鄉隊時就將駕云亭文藝隊吸納進去,成為德化縣離退休干部文藝宣傳隊的一部分。
“剛開始只有四五個人,如今已經有近百人,成員大多為黨政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的退休干部和工作人員。隊員年齡最大77歲,最小38歲。”鄭光前說,原本大家只是單純地唱唱歌,接手團隊后,同時也為了文藝下鄉需要,他根據隊員們的特長,不斷豐富隊伍的文藝表現形式,目前文藝宣傳隊有器樂隊、合唱隊、舞蹈隊和非洲鼓隊,所有節目都是隊員們自己編排的。
成員們風雨無阻編排表演
解鎖新技能
銀發“跨界”追夢
今年72歲的鄭光前從教育系統退休,愛好攝影和寫作。“因工作,學生時代喜歡的手風琴被擱下來,這一擱就是30多年,很幸運加入文藝宣傳隊,讓我有機會重拾少年的夢想。”鄭光前說,家里人很支持他參加文藝宣傳隊,兒子還專門給他買了一臺手風琴。
說起隊長鄭光前,隊員們都夸贊不已,說他像“全能手”,會策劃會組織,會教大家樂理知識。“有些隊員之前不懂樂理知識,不會唱歌,不會樂器。我們互相學習,高手帶新手,點燃大家心中的文藝火種。”鄭光前說。
為讓表演更上一層樓,隊員們主動“解鎖”新技能,如學習樂器、舞蹈、合唱,從零基礎到能熟練演奏、表演,大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69歲的郭建全原本只擅長唱歌,現在的他不僅會舞蹈,還會演奏葫蘆絲、電吹管等樂器,被大家稱為“文藝多面手”。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舞蹈隊的曾素真感慨道,年輕時沒時間學,現在終于圓夢了。如今的文藝宣傳隊不僅能完成多聲部合唱,還能實現樂隊伴奏,演出形式更加豐富多元。
“如今,除非天氣不佳,否則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早上9點到10點半,文藝宣傳隊都會在駕云亭進行文藝編排表演。”鄭光前笑著告訴記者。
3月5日參加德化縣學雷鋒紀念日活動(鄭光前攝)
文藝下鄉
助力鄉村振興
還是駕云亭文藝隊時,鄭光前就帶領著隊員們到鄉村義務演出,或為公益活動進行愛心文藝演出。正式成為德化縣離退休干部文藝宣傳隊后,義務送藝下鄉的機會更多了。
2023年5月,德化三班鎮三班村舉辦“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主題文藝演出,文藝宣傳隊為村民們表演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將黨的政策、時代新風送到田間地頭。鄭光前印象很深,因為這次是文藝宣傳隊的首場演出。2024年11月,德化楊梅鄉銀杏文化旅游節活動,文藝宣傳隊的合唱隊帶去了《唱得幸福落滿坡》《梅花賦》《愛拼才會贏》,非洲鼓隊表演《母親是中華》,舞蹈隊表演《萬紫千紅》等節目。今年3月“學雷鋒月”活動中,文藝宣傳隊也獻上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
據統計,4年來,文藝宣傳隊伍累計下鄉演出50多場次,覆蓋德化多個鄉鎮。除了深耕德化本地,2024年,文藝宣傳隊還參加第一屆泉州市老年金秋晚會暨第一屆老爸老媽文化藝術節全市總展演,樂器合奏《喜洋洋》、舞蹈《萬紫千紅》節目在演出中脫穎而出。去年,文藝宣傳隊還被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局、中共福建省委離退休干部工作委員會表彰為:“黨的創新理論”文藝宣傳隊。
在成員們眼中,送文藝下鄉是場雙向奔赴的幸福,當地群眾感受到文化藝術魅力,聆聽新時代好聲音,隊員們也能感受鄉村發展的新面貌,參觀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從公園到鄉間田野,從個人愛好到助力鄉村振興……這群退休老人正以文藝為紐帶,將個人價值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用實際行動證明:年齡不是界限,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在“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實踐中,他們不僅演繹屬于自己的幸福夕陽紅,更讓幸福的老年生活成為時代畫卷中一抹動人的亮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