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迎來大升級?一天不到,雙方再次上演現實版“擦槍走火”,信號釋放各執一詞。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更是直言,巴基斯坦將對印度的任何攻擊作出“同等回擊”。他同時警告稱,并且印度的打擊將可能導致兩國之間爆發“全面戰爭”。
這一次,印巴沖突真沒破局之法了?
4月24日,克什米爾控制線地區局勢再度緊張,印巴將軍沖突升級,新一輪交火接踵而至。
事后,印度官員就沖突發聲,稱是巴基斯坦在此次沖突中發射了輕武器……
不過,對于這輕武器威力幾何,因何而發,這位印度官員并沒有給予太多回應。
而說到印度軍方時,其也只是稱,印軍做出了回擊,但沒有太多的細節可以披露。
雖說這次沖突的具體死傷人數、沖突原因等諸多細節還沒有公布,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印巴兩軍這次是準備真刀真槍地大干一場,爭一個勝負出來。
實際上,印巴沖突并不是24日才開始冒尖激化的,早在22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第一輪交鋒就開始了。
據媒體報道,這首場兩軍“對壘”發生在帕哈爾加姆鎮,有消息人士稱,近25年來,這場沖突是克什米爾控制區內最嚴重的平民襲擊事件。
而保守估計,其至少導致了17人受傷,26人死亡。在喪生的26人中,有24人為來自印度的游客。
消息傳開后,印度國內一片嘩然,而最震驚的莫過于印度總理莫迪。
身在局中,莫迪對印巴沖突的嚴峻形勢是了然于胸的,但他怎么也沒想到,意外來的如此突然。
得知事件發生伊始,莫迪就匆忙結束了訪問行程回了國.他發聲向遇難者家屬承諾,要把這場禍事的“元兇”揪出來,讓其得到應有的懲罰。
沒過多久,印方就把矛頭轉到了巴基斯坦的頭上,直言沖突是其所支持的武裝分子干的。
對于印度的猜忌,巴基斯坦副總理達爾一聽就繃不住了,他開口說印方給出的措施與指控是“不負責任”的。
而一來二去,印巴兩國又被扯到了一起,開啟了一場相互指責的荒唐鬧劇。
24名印度游客的撒手人寰,對于印巴局勢而言是一劑無形的催化劑。
歷經這場事件的發酵,印度已然有了足夠的理由來“回擊”。
很顯然,印度和巴基斯坦這一次就是擺出了互不讓步的架勢,下決心一定要跟對方“硬剛到底”。
而距離平民傷亡事件過去了不到24小時,印巴兩方便迎來了又一輪的正面較量
因為這兩次交火事件的發生,克什米爾控制區的關注度瞬間就“俄烏沖突”,隨著局勢的不斷升級,諸多國際政要漸漸也意識到了事件的嚴重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人,更是先后用不同的方式、途徑來表達對槍擊事件的強烈譴責。
實際上,此次沖突之所以引發如此大規模的關注,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印度與巴基斯坦手里都有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強,早在二戰時期,大家就因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時知曉了。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如今“擁核國家”手里的核武器不管是威力,還是種類,相較于從前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這種情況下,印巴雙方一旦失去了耐心和理智,那局勢升級便只是時間的問題。
到那時,萬一有一方被逼上了梁山,一怒之下拿出核武器來當底牌也不是沒有可能。
實際上,國際社會一再呼吁印巴高層保持理智處理爭端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早在2019年普爾瓦馬恐襲爆發時,印度就暴怒過一次了。
當時,單是因為這次襲擊喪生的印度士兵就達到了40人。印度與巴基斯坦都不愿各退一步,激烈的空域戰爭與陸軍對壘一觸即發,一度還差點衍生成了兩國間的全面戰爭。
這一次,帕哈爾加姆鎮的平民襲擊跟六年前的普爾瓦馬恐襲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克什米爾控制區與我們近在咫尺,若是真亂了,到時候勢必對我們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也正是因為擔心歷史重演,全面戰爭爆發可能被提上日程,有人才會在整個節骨眼上提醒我們要早做準備,以防印巴沖突升級牽連到我們。
早做準備是對的,早表態也是必須的。作為負責的大國,我們不會對局勢升級置之不理,但在處理沖突這件事上,我們會始終從和平共贏的角度出發,竭盡所能為事端圓滿解決獻計獻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