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警告如果不接受飛機,將停止為中國制造飛機,中國迅速亮劍
波音公司這回算是急得跳腳了——就因為中國航空公司暫停接收他們的新飛機,CEO竟然放狠話要"停止為中國制造飛機",還威脅要把訂單轉賣給印度馬來西亞。
可誰也沒想到,中國反手就甩出三張王牌,直接把波音的算盤打得稀碎。
這場看似突然的博弈背后,藏著全球航空產業二十年未有的大變局。
事情得從上周那三架掉頭返航的波音飛機說起。
根據舟山機場的飛行記錄,原本要交付國航的737MAX剛涂好航司logo,結果在停機坪曬了三天太陽之后,突然掉頭飛回西雅圖老家。
這已經是七天里第三架退貨的波音飛機了,前兩架還是廈門航空訂的貨。
波音CEO凱利·奧特伯格在CNBC采訪里承認,中國客戶因為關稅問題全面暫停接收新飛機,光今年就有50架飛機可能砸手里。
要說這關稅有多狠?美國對中國飛機零件加了145%的關稅,咱們反手就回敬125%的飛機整機稅,現在買架波音等于要多掏一倍多的錢,航空公司又不是冤大頭。
可波音這波操作實在讓人看不懂。
明明自家賬本都火燒眉毛了——連續六年虧掉2600億人民幣,737MAX訂單取消率高達81%,去年好不容易造了400架飛機還有三分之一找不到買家。
這種情況下還敢跟最大金主中國叫板,真不知道是破罐子破摔還是打腫臉充胖子。
要說底氣,可能就剩那張"中國離不開波音"的舊船票了。
畢竟國內三大航616架波音飛機擺在那兒,占著中國民航市場的半壁江山。
但這次他們徹底打錯算盤了。
就在波音發完脾氣第二天,中信證券甩出一份重磅報告:國航南航東航去年集體簽了100架C919訂單,海航系兩家公司又各加30架,這160架國產大飛機的采購量,直接把未來五年的運力缺口填了個七七八八。
更絕的是商飛那邊傳來的消息,C919的歐盟適航證今年鐵定能拿下,新加坡辦事處都開張了,擺明要跟空客波音在東南亞搶地盤。
馬來西亞航空最近剛買了30架波音737MAX,轉頭就跟中國簽了引進國產飛機的合作備忘錄,這變臉速度比翻書還快。
要說C919現在有多搶手,巴西的道達爾航空都準備當第一個吃螃蟹的海外買家。
雖然這公司名字聽著像加油站,但人家手里攥著4架C919的采購意向書,就等歐洲適航證落地。
國產大飛機這個后起之秀,硬是在波音空客的夾縫里殺出一條血路——1500架訂單堆在倉庫里,生產線都排到2027年了,最近還搞出個"舟山速度",交付中心一年能改裝20架飛機。
難怪波音急得說要轉賣中國的訂單,印度航空和馬來西亞航空倒是聞著味就來了,可他們也不想想,那些按中國航司需求定制的客艙配置,拆了重裝比買新飛機還燒錢。
這場博弈最精彩的還是中國見招拆招的連環掌。
第一招關稅反擊拳拳到肉,第二招國產替代穩如泰山,第三招國際市場暗度陳倉。
波音說停供就要停供?怕是忘了咱們手里捏著全球最大航空增量市場這張王牌。
光未來二十年,國內就要新增7000架客機,這個6.6萬億美元的大蛋糕,現在C919已經切走了十分之一。
更絕的是產業鏈布局——國產航發CJ-1000馬上要裝飛機試飛,浙江的航空復合材料產業園年初剛投產,連飛機上的馬桶蓋都實現了國產化。
現在別說整機組裝,就是波音想卡脖子都沒處下手。
波音這出"威脅停供"的戲碼,說到底就是困獸之斗。
看看他們西雅圖工廠的現狀:737MAX生產線三天兩頭停工,供應商追著要貨款,投資人天天在股東大會拍桌子。
倒是中國這邊風景獨好,舟山交付中心退完波音的三架飛機,轉身就給C919騰出了改裝機位。
這場博弈最諷刺的莫過于,當波音還在為50架飛機的去向發愁時,中國商飛已經在盤算怎么把產能提到年產150架了。
那個曾經需要仰望西方航空巨頭的市場,正在自己手里長出翅膀。
說到底,波音的威脅就像個過時的冷笑話。
當年用市場換技術的套路早就不靈了,現在輪到中國用產業鏈和技術升級來改寫游戲規則。
從關稅戰到適航證,從零件國產化到海外賣飛機,這套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
倒是波音該想想,等C929寬體機橫空出世那天,他們倉庫里那些為中國定制的787夢想客機,還能賣給誰?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