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宅唱的最新作品《黎明的一切》在2024年二月柏林首映后,同年六月曾在上影節與小部分影迷見面。
對于一位曾在中國辦過回顧展、在上影節開過大師班的日本中生代創作者來說,《黎明的一切》在中國的廣泛上映比預想中遲來了一些。在中國觀眾等待它上映的時間里,三宅在持續創作,已經馬不停蹄地拍完了最新一部作品《旅途中的日子》,并進入了剪輯階段,創作的旨意滾滾向前。
閑聊時我們說到今年的戛納即將有早川千繪的《雷諾阿》亮相,他眼睛亮起來,說:Exciting! 在那個瞬間,活潑的影迷身份跳躍出來,和他創作者的身份交疊在一起。作品即人,這份來自于他自身的明亮與雀躍,逸散在他作品的一呼一吸之中。
作者:藍詹
采訪QA:
導筒:和你認識就是在《惠子,凝視》(下稱《惠子》)的柏林世界首映,當時也做了采訪。從那個電影到《黎明的一切》(下稱《黎明》),中間有兩三年外部環境的變化其實是蠻大的,你的創作心境有什么變化嗎?
三宅:簡單來說,以前我總是想著“那個也想做,這個也想試試”,思維非常廣泛。但最近嘛,我更想把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深入鉆研下去,想更往前去推進。
導筒:《惠子,凝視》和《黎明》兩部電影當中,時間是流動的,但是在比較確切的時間點上,比如說故事發生的年份,是很模糊的,似乎故事獨立于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大的環境。你是有意的想要呈現一種故事的真空性嗎?
三宅:其實在《黎明》中,劇情是有明確的年份設定的。不過我也希望它們能保有一種普遍性,讓觀眾無論是把故事看作發生在另一個城市、另一個國家,甚至是另一個時代,都依然能夠感到享受,產生共鳴。我在追求具體性與普遍性的平衡,讓這兩個方面都能在電影中體現。
導筒:是什么時候開始籌備《黎明》、花了多長時間制作的?
三宅:開始籌備《黎明》是在《惠子》剪輯完成的時候,開始更大的準備大約是在2022年夏天。開始拍攝就是《惠子》之后大約一年半之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說,我大概準備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
導筒:我查了一下你之前做的采訪和對談,發現有很多不確定的內容,比如場所、攝影設備,甚至在開拍前都沒有做好決定。在你過往的作品中,自然風景和城市風景在你過往的作品當中很重要,但這部電影有很多室內戲,也突出了一種壓抑的感覺。你是如何為這部電影堪景的?
三宅:是的,正如你所說,《黎明》確實是從室內場景開始的,這是因為角色們一開始本身就是那種很難走出自己內心世界、不太外出的類型,那么室內的部分就可以展現他們的內心。但我在設想中希望隨著劇情的推進,后半部分世界會慢慢變得開闊起來。所以在外景勘查的時候,我就以“擴展開的世界”去出發點去思考,比如騎自行車的場景,那騎車的路要選什么樣的才會有趣呢?于是我就想,選擇有坡道的道路吧,這種上山和下山的感覺也和人物的心境是有關系的。于是我就走遍了東京那些坡道多的街區,一點點去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
導筒:拍《惠子》的時候,使用16mm膠片的原因之一是有保護女演員的考慮,因為使用膠片的話大家會工作得更加高效,可以減少演員的體力消耗。但這一次在劇作上對演員的肢體其實要求沒有那么高,還依然用了16mm膠片,是為什么?
三宅:《黎明》是在日本的10月、11月,也就是秋天拍攝的,那也是冬天的開端。這個季節是東京光線最美的時候。在光線最美的季節里,男主角山添君騎著自行車,朝著某條路前進。我就在想,要把那一幕表現得最美,最有質感的話,還是得用16毫米膠片來拍攝。
導筒:《黎明》是一部將日常細節放大的作品,凸顯了很多小事情的重量,但每個人的日常又是因人而異的。為什么會這么著迷于日常細節?
三宅:我覺得這正是電影的魅力所在。電影的魅力在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可以通過大銀幕看到那些平時自己忽略的細節,就像通過顯微鏡看事情一樣。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像用望遠鏡一樣,去看到更遙遠的世界,就像電影里的這些人物一樣在這樣的時刻感知到自我。所以這部電影里,既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也可以想象宇宙那樣廣闊的存在。我覺得,這部電影中既蘊含著極其微小的東西,也包含著極其宏大的東西。
導筒:因為說到了宇宙,不妨聊一下在天文館的那場戲。在這個情節,男女主角各自邀請了他們朋友都認識的人,仿佛他們的社交網絡就組成了夜空下的另一個宇宙的感覺。可以談一談這些靈感來源于何處嗎?
三宅:說到靈感的來源,我之所以會有那樣的構想,是因為我覺得像那種天文館的空間和電影院其實是很相似的。電影院是一個各種各樣的人會聚集的地方,對吧?天文館也是如此。我覺得這正是激發我想象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說,在《黎明》的最后一個場景中,除了藤澤小姐和山添君以外,我還希望能有一種感覺:他們周圍還有其他人,而正在看電影的觀眾也仿佛和他們處在同一個空間里。我希望營造出那樣的氛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影院,也是一部分的“天文館”。
導筒:你這樣說讓我想到,陪伴與支持似乎是你過往作品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你認為這兩點在當下的世界對個體最大的意義和幫助是什么?
三宅:哦,怎么說呢……讓我想一想,抱歉稍微停頓一下(閉目思考約20秒)。確實,“陪伴”與“支援”這一主題,在我最近的電影中是一個共通點。但與其說是我刻意、帶著很強烈的意識去選擇的主題,更確切的情況是,當我在觀察現在的日本社會,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現實狀況時,自然而然浮現出來的東西,整個世界其實就蘊含著一種自然而然的、個體之間的支持。我覺得,它是一種自然的感受和流動。
導筒:你第一次知道恐慌癥和PMS(經前綜合癥)兩種病是什么時候?現實生活中有患有這兩個病癥的朋友嗎?是怎么跟他們相處的?
三宅:其實我很早就知道了社會上存在這樣的病癥,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這種情況,只是當時并沒有了解得很深入,而且身邊也沒有太多人遇到這樣的情況。但在制作這部電影的時候,身邊的一些人告訴我,其實我他們有過、或者現在有恐慌癥和PMS。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大家一直在隱瞞這些問題。
導筒:對于男性來講,關心女性的經期問題是很難把握分寸的。你是如何處理山添對騰澤的關心,好讓他們的互動不發生冒犯,恰到好處?
三宅:確實,男性想要了解女性的身體狀況非常難。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們在各個階段都進行了深思熟慮。雖然我和另一位編劇和田先生(和田清人)都是男性,但我們的制作團隊里有三位女性,大家出生的世代也不同,年齡層次也有差異。因此,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我們這些不同性別、不同世代的人之間進行了大量的討論,我認為這對劇本的呈現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我覺得會很難做到這一點。
導筒:這部電影的群像非常多,然后他們的表演也都非常自然。你對演員提出了怎樣的指導和要求呢?
三宅:選角非常重要,如果能夠選到我喜歡的演員,也就是那些我想要與之工作的演員,那么工作就完成了九成,剩下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發揮實力的良好拍攝環境。這不僅是指美術方面,也包括拍攝時場地的氛圍,所有的方面要一起幫助他們去融入。只要提供了這樣的環境,我相信演員們會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他們的最佳狀態。
導筒:我觀影兩次,都有注意到音樂非常簡單,完全不煽情、主要是服務于氣氛,這樣的處理是故意的嗎?
三宅:關于音樂,其實一開始聽,可能會覺得像是同樣的旋律在重復流動,但實際上,它是有一點點不同的。音樂跟隨著他們的日常生活,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或者是9月、10月、11月、12月。在緩慢流逝的時間中,音樂表面上看似重復,但實際上它們在細微之處發生著變化。例如,像PMS(經前綜合癥)是周期性事件,它總會如期而至。但在這種反復的節奏中,微小的變化是存在的。這種變化的感覺和電影中角色們生活的節奏是緊密相連的。
導筒:許多觀眾贊美《黎明》沒有將兩位主角的關系寫成愛情故事,我在看的時候也覺得這部電影根本就沒有愛情的走向。近幾年在新聞上經常讀到日本年輕人對戀愛失去興趣,中國、韓國的年輕人也如此。你如何看待年輕人的關系越來越追求單純化的趨勢?愛情會不會在未來某一天變得無聊和多余?
三宅:不,我個人認為戀愛是人生中非常愉快的事情,人類畢竟也是動物,我們是有那種欲望的,人和人之間的吸引力并不會消失。只是,在很多電影中,故事一開始男女角色是不幸福的,但他們渴望變得幸福,然后通過戀愛他們實現了這一點。我覺得這樣的愛情故事許多電影都拍過了,已經足夠了。所以,我認為通過其他方式描繪如何找到幸福,這種新的挑戰會是電影的一種新的嘗試。
導筒:《黎明》2024年在柏林首映,當時還有另外一部日本的電影《箱男》入圍柏林。總體來講,來自日本的作品不多。似乎從2023年開始,日本作者在經歷一個蕭條期,這是我觀察國際影展上日語影片出現的頻次感覺到的。這兩年日本的電影人們的情況如何?電影制作的環境更艱難了嗎?
三宅:我認為其實困難局面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前就存在,現在依然沒有改變,做電影一直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過,反而在這兩三年,尤其是最近,我覺得比我年輕的導演們正在拍攝電影、發作品,并且進行著很好的競爭。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做電影不僅僅是做一部好作品,而是要持續創作下去,這才更為重要。未來的時代仍然會很艱難,但那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導筒:你已經連續三年都在都來中國了,也都來上海。有沒有產生寫一個發生在上海的故事的想法?
三宅:三年前我第一次來上海,非常喜歡這個城市。不過,因為這次還是工作性質的來,所以我希望能夠再多一些時間來進行城市漫步。我相信,如果再多走一走街道,肯定能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導筒:很多中國影迷都很喜歡你的作品。中日在文化上非常相近,人們的情感模式有很多相似之處,你認為你的作品打動了這么多中國觀眾的原因是什么?
三宅:正如你剛才提到的,中國和日本在某些感受上的確是相似的。如果要再補充一點的話,我還是覺得,電影這種載體,是能夠超越語言、文字和文化的,演員的表演、影像的力量都能超越語言和國家的限制。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電影是一種非常自由的表達方式。
導筒:可以談一下現在正在制作中的項目嗎?是怎樣一個故事呢?新片大概最早的會什么時候和觀眾見面?
三宅:是一部關于“旅程”的電影,故事發生在雪山里。目前還在剪輯階段,預計在初夏左右會完成,應該可以在今年下半年送到電影院和觀眾見面。
創作不易,感謝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