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根據權威媒體的公開報道,阿巴斯在公開場合呼吁,表示哈馬斯應該釋放被扣押的以色列人,這樣以色列就沒有借口繼續戰爭了。另外他還表示,哈馬斯必須向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移交武器。
阿巴斯是法塔赫的領導人,現任巴勒斯坦國總統,曾經與大名鼎鼎的阿拉法特一起籌備建立了法塔赫組織。按照阿巴斯的說法,哈馬斯需要繳械放人,這也就是等于要求哈馬斯放棄抵抗。這樣一來,以色列就沒有借口繼續對巴勒斯坦發動戰爭了,那么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難道只要“不抵抗”,就沒事兒了嗎?我們不妨看一看如今法塔赫的處境,這樣我們也能夠對阿巴斯的言論和主張有一定的認識。
要說“講和”的話,法塔赫組織與以色列“講和”的時間其實是很早的,早在三十多年之前的1993年,在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協調下,法塔赫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就簽署了“土地換和平”為核心原則的《奧斯陸協議》,協議內容包括了以色列和巴解組織完成了互相承認,以色列從約旦河西岸撤軍等,在當時來看,這個協議的簽署,確實對推動巴以和平乃至中東的全面和平有重要的意義。
而在該協議簽署之后,法塔赫組織漸漸放棄了武裝對抗以色列的主張,甚至有消息稱法塔赫還先后解散了一些對以色列態度比較強硬的部隊。按理說,既然法塔赫已經“不打”了,以色列這下該沒有“借口”針對法塔赫了吧?但是事實其實并非如此。
首先來說,以色列并未停止對法塔赫的針對行動。舉例來說,就在之前哈馬斯組織剛剛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之際。以色列被打的可謂是焦頭爛額,一下子直接被打懵了。而之后不久,以色列居然出動空軍對法塔赫實控區包括內政部大樓在內的建筑進行了轟炸。襲擊法塔赫的辦公大樓,對緩解哈馬斯的進攻毫無意義,很顯然,以色列此舉其實就是為了泄憤而已。而這也只是以色列針對法塔赫的一個縮影,實際上,過去多年來,以色列軍對法塔赫組織的步步緊逼一直都沒有停止。
2024年年中,以色列公開宣布沒收”巴勒斯坦大約12.7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宣布這些土地歸“以色列所有”。而這些土地就位于理論上屬于巴勒斯坦和法塔赫組織實控區的約旦河西岸地區。而以色列在過去多年間,已經通過步步蠶食的方式,占據了約旦河西岸原本屬于法塔赫的大片土地,而法塔赫組織對此卻毫無辦法。只能任由以色列繼續吞并這些原本屬于巴勒斯坦的土地。
此外,以色列在經濟上對法塔赫組織和整個約旦河西岸地區的盤剝也很嚴重。約旦河西岸地區雖然盛產葡萄、油橄欖、無花果、鱷梨等美味的農產品,但是由于受到以色列的控制,這個名義上的巴勒斯坦國居然沒有自己的正規海關。這里的產品出口,都得被以色列雁過拔毛,然后以色列會以所謂的“援助”的名義,每年給法塔赫一些殘羹剩飯,這導致法塔赫組織在經濟上十分依賴以色列。目前法塔赫組織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居然是給要去以色列打工的巴勒斯坦人當“中介”,巴勒斯坦人如果要去以色列的話,那么就得給法塔赫組織交錢。
很顯然,法塔赫組織如今只是名義上,或者說部分還掌握有約旦河西岸,隨著時間的推移,以色列有可能會進一步“沒收”更多屬于法塔赫的土地。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沒有哈馬斯的堅決抵抗,法塔赫的日子恐怕會更加不好過。一旦哈馬斯真的“響應”了阿巴斯的呼吁,繳械并放人,那么哈馬斯就會失去所有與以色列周旋的籌碼,以方很有可能就會將加沙地帶變為另一個約旦河西岸。到時候,沒有了武器的哈馬斯,該如何與以色列周旋呢?畢竟,要是以色列想要“動手”,找個借口那還不容易嗎?法塔赫的經歷已經告訴了世人,“不抵抗就沒事兒了”、“不抵抗就萬事大吉”這樣的思維,是要不得的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