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一位少將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他說,如果臺海真打起來,中國就像俄羅斯,日本就像波蘭,臺灣就像烏克蘭,規模可能會比二戰還大。這話聽起來挺嚇人,也挺有意思。畢竟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死了幾千萬人。
這話是美國駐日美軍司令喬爾·沃威爾少將說的。他是個在軍隊混了32年的老兵,2023年4月20日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放出了這番言論。作為駐日美軍的大頭兒,他平時盯著亞太這塊兒,尤其是中國、日本和臺灣的動靜。
他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當的,履歷挺硬,從伊拉克到阿富汗都跑過,指揮過地面部隊,也搞過空中支援。這家伙說話直,喜歡放炮,以前就因為批評美國部署太保守惹過事兒。這次他拿歷史比喻現在,明顯是想敲敲警鐘。
沃威爾提到中國的軍演越來越猛,海軍艦艇、空軍戰機搞得熱火朝天,日本這邊也在加緊備戰,跟美國聯手更緊了。他覺得臺海要是炸了鍋,整個亞太都得跟著抖三抖。這話一出,記者炸了窩,中國、日本、美國國內都吵翻了天。
1939年,德國和蘇聯一塊兒把波蘭給瓜分了,波蘭夾在中間,什么也沒撈著就被揍得稀巴爛。德國從西邊兒來,蘇聯從東邊兒來,波蘭成了戰場,老百姓苦不堪言。
后來蘇聯成了超級大國,波蘭被它捏在手里好多年。沃威爾拿中國比俄羅斯,可能是覺得中國現在有點兒像那時候的蘇聯,實力強,想往外擴。把日本比波蘭,可能是說日本可能會被夾在中間,當戰場或者擋箭牌。
但這比喻不完全準確。中國在二戰是被日本侵略的,吃了不少苦,跟蘇聯那種主動出擊的不一樣。現在中國說自己是和平發展,不搞霸權,跟蘇聯冷戰那會兒的路子差得遠。
日本呢,二戰時是侵略者,現在雖然有自衛隊,但憲法卡著脖子,不能隨便動手,跟波蘭那種被動的角色也不太搭。還有,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跟烏克蘭那種獨立國家的情況差多了。所以這比喻有點糙,但戰略上可能是想說亞太的緊張局勢有點像當年的歐洲。
亞太這塊兒現在是全球的火藥桶。中國經濟老二,軍事實力蹭蹭漲,南海那邊軍演搞得挺熱鬧,跟周邊國家也有點兒小摩擦。尤其是臺灣,中國一直說這是自家地盤兒,誰也別想搶走。美國呢,嘴上認一個中國,背后卻老給臺灣撐腰,賣武器、搞軍演,弄得臺海老是緊繃著。
日本是美國的鐵桿兒盟友,自衛隊實力不弱,最近還在琢磨改憲法,把軍隊弄得更能打。美國在日本、韓國都有兵,第七艦隊天天晃悠,航母、潛艇什么都有。韓國、菲律賓、越南這些國家也摻和著,跟中國關系一會兒好一會兒僵。整個亞太就像個大棋盤,各國都在下子兒,誰也不想輸。
沃威爾這話出來,等于往這盤棋上又扔了個雷。有人覺得他是嚇唬人,有人覺得他是真擔心。畢竟這地兒人口多,經濟重,仗要是打起來,誰也跑不了。
說臺海要是真打起來,可能比二戰還大,聽著嚇人,但確實不是空穴來風。這背后最關鍵的問題是:各方手上到底有什么家伙事兒?
先看中國。解放軍目前是全球人數最多的現役部隊,總兵力超過200萬,常備陸軍強悍,尤其近年來大力投入海空力量建設。海軍這幾年發展飛快,遼寧號和福建號航母逐步形成戰力,大批055型萬噸驅逐艦下水,反艦、反潛、區域防空能力全面提升。
空軍方面,殲-20隱形戰斗機已形成一定規模,遠程轟炸機、空中加油機和預警機的配套體系也在完善。導彈部隊更不用說,東風系列覆蓋從短程戰術導彈到洲際導彈的全譜系,具備遠程精確打擊和反航母能力。
再看日本。雖然憲法限制自衛隊不得成為“進攻性武裝力量”,但這些年日本其實悄悄地“變相擴軍”。海上自衛隊擁有多艘配備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反潛、反導能力突出。
航空自衛隊引進了F-35戰斗機,與美軍高度協同,信息系統幾乎無縫銜接。加上最近日本解禁“反擊能力”,提出未來要擁有遠程打擊中國本土的能力,一旦爆發沖突,日本很可能不再像過去那樣“按兵不動”。
而美國,無疑仍是當今全球軍力最強國家。它在亞太的軍事部署十分密集,有兩個常駐航母戰斗群,數量龐大的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分布在日本橫須賀、韓國釜山、關島以及澳大利亞達爾文的多處基地。
美國空軍F-22、F-35這些高端戰機數量充足,還有全球最強的信息化作戰體系。更別提美日澳韓早已構建了牢固的“亞太安全網絡”,一旦臺海戰事爆發,極有可能多國聯動,迅速形成圍堵之勢。
從火力強度和戰爭潛能上看,一旦中美日澳等國卷入臺海沖突,這場戰爭的技術水平和破壞力,將遠遠超過二戰那個年代。雖然現代精確制導武器可能使戰爭更“快速高效”,但也意味著傷亡集中、關鍵設施摧毀迅猛。
一兩周內就可能決定勝負,而非像二戰那樣拖數年之久。更要命的是,現在還有核武器的威懾。雖然各國都清楚一旦動用將是災難性的后果,但在誤判和戰略升級的背景下,排除核風險也不現實。
所以說,這仗要真打起來,不光是區域沖突,而是可能演化為全球范圍的危機。二戰是人類歷史最慘烈的戰爭,造成7000多萬人死亡,但現代戰爭不一定“傷亡更多”,卻可能“毀滅更快”。軍隊實力、科技發展和戰略誤判交織之下,臺海戰事一旦爆發,其烈度、規模和地緣政治影響,很可能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戰爭之一。
這話一出,各國都坐不住了。中國外交部直接開懟,說美國這是胡說八道,挑事兒。還說臺灣是中國的,誰也別想插手。日本這邊低調點,防衛大臣說跟美國合作是必須的,但沒多提沃威爾的話。日本老百姓有的覺得這事兒危言聳聽,有的覺得得趕緊備戰。
美國國內也吵翻了。保守派挺沃威爾,覺得得硬起來對付中國。溫和派覺得這話說大了,容易把事兒搞砸。國際上,有人說沃威爾是給美國在亞太加兵找理由,有人說他把問題簡單化了,容易誤導。
沃威爾這話雖然糙了點兒,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臺海這事兒確實是個大雷,中國想統一,美國想擋,雙方都退不了步。加上亞太這幾年軍備競賽挺猛,中國、日本、美國都在砸錢弄武器,火藥味兒越來越濃。
現在的武器比二戰狠多了,核彈一扔誰也受不了。可也正因為這,大家可能都不敢真動手。國際社會要是能調解一下,也許還能壓住火。
沃威爾這番話雖聽著唬人,但確實敲響了警鐘。亞太局勢緊張,尤其是臺海,像極了大戰前的前夜。歷史不會完全重演,卻常常押韻。當前中美互不信任、軍備升級、溝通中斷,一旦誤判,后果不堪設想。
戰爭不是游戲,一旦爆發,牽連的不只是軍隊,還有全球經濟與民生。各國應盡快重啟對話機制,避免沖突升級。畢竟,沒有人真想把好日子過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