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的花園洋房,一兩百萬就能拎包入住,打開社交媒體,類似的房源廣告可能你也刷到過。那么,這些房源是真實的嗎?這背后有著怎樣的套路?
“黃浦馬當路帶花園露臺洋房公寓,92平方,總價192萬拎包入住。”“徐匯衡山路花園洋房,150個平方,270萬拎包入住,外地人可購。”在各社交平臺上,這類誘人的低價房源視頻比比皆是。
一個名為“上海捷遇房地產客服”的賬號里,有大量低價不限購的市區小洋房營銷視頻,一些視頻下的留言多達上百條。
記者在一條視頻下留言后,很快收到了私信回復,要求記者留下聯系方式,隨后就有網名為“好想休息”的工作人員前來添加微信,并發來一堆房源信息。記者表示,就想看視頻上的這套小洋房。對方卻表示,那就是用來引流的,并非真實房源。最終,記者被安排去看了另外一處大廈里的所謂“公寓”。過程中,帶看中介承認,純粹就是用虛假房源來引流。“這個地段這個價格怎么可能買得到?起碼幾千萬那種房子,就是做一點好的視頻把客戶引流過來。”
當天,記者被帶看的三處房源實際均為上海已叫停多年的“類住宅”性質,用于居住的話都涉嫌違規。中介還透露,從線上假房源引流到線下帶看,他們公司有明確分工。“我們公司分三個步驟,發作品的是一個人,你如果看中他的作品了加微信或者留電話,中間第二個環節就是‘好想休息’約你,他把你約出來他的事情就到此為止了。然后我這邊是負責帶看,我們分工很明確。”
接到記者的線索后,4月25日上午,屬地城管部門對所涉的上海捷遇房地產進行了上門調查。現場的一塊小黑板上,還赫然寫著如何拼接虛假房源短視頻和業務員的獲客指標。
嘉定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機動中隊中隊長陸琴表示:“公司通過社交網絡平臺下載一些素材進行拼接和編輯,再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涉嫌違反了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企業以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已經被立案查處。”
針對一些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經紀人員發布虛假房源營銷、引流的問題,今年市委網信辦已指導屬地平臺清理了2700余條虛假房源信息,處置了230個違規賬號。“依托房地產行業主管部門的專業研判意見,指導平臺清理不合規的、低價的房源信息。”上海市委網信辦網絡管理處司機調研員陳廷雯介紹。
而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除了專業中介機構之外,網上還充斥著大量以個人名義發布的虛假房屋營銷視頻,甚至還能搜到中介獲客渠道的營銷信息,比如提供AI服務,支持多賬號代發圖文,自動生成虛假的房源介紹視頻等等。“有AI幫你直接代聊客戶,然后采集客戶的手機號碼,通過后臺推送到你手機上,只要直接撥打約看就好了。”
據了解,目前房管及城管部門,主要針對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及房地產經紀人員的違規行為進行認定與約束,這可能會讓一些所謂“個人”鉆空子。對此,專業人士表示,治理網絡虛假房源,需要多部門間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對侵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堅決說“不”。
行政法律師陳振宇表示:“個人賬號如果和中介公司存在某種合作,市場監管部門是可以進行處理的,因為牟利了;此外,如果把個人信息賣給或者是以不當方式、未經客戶同意給到中介的話,那也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違法行為。”
節目播出前,嘉定區城管部門發來消息稱,當事人已承認違法事實,城管部門已完成案件調查、開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并移交房屋主管部門進行后續調查處置。
上海市網信、房管等多個部門對于房產類自媒體監管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維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規范市場優化營商,打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看看新聞記者: 彭菁菁 張羽飛(見習)
編輯: 尤穎慧
視頻編輯: 王岑峰
攝像: 徐進 王毅
責編: 李吟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