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縣是貴州省東北部的小縣城,人口不到40萬,2024年GDP只有140多億元,緊鄰重慶的南川區,所以享有“黔北門戶”的美譽,環境優美,擁有尹珍務本堂、九道水國家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這些是傳統知名景點,除此之外,還有網紅景觀,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鼎云寺。
欲說鼎云寺,先得說說三界山,是一座“一覽眾山小”的小山頭,也是一座位于遵義市桐梓縣及重慶市南川區、正安縣交界處的山峰,位置極為偏僻,而鼎云寺就處在三界山的最高處,位于正安縣碧峰鎮頂箐村的大山深處,距離正安縣城比較遠,有60多公里,1個小時的車程。
鼎云寺只是流逝在田間地頭的鄉村小廟,沒有官方記載,所有歷史都是口口相傳,廟宇留守老人也口述不清楚,一會說鼎云寺始建于漢代,或許與劉伯溫、諸葛亮有關,一會又說寺廟有400多年歷史,兩者時間相差較大,但從寺廟的建筑風格來看,更多傾向于明朝修建,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
鼎云寺孤獨地矗立在三界山的最高峰,海拔1800多米,建筑風格獨具特色,總體上屬于四合院結構,外面看墻身、門框、神臺等均為石頭做成,屋頂是小青瓦的木石結構。從掛有“鼎云寺”匾額的大門走進寺廟,中間是石頭敷設的天井,穿過天井,正房是大雄寶殿,其余房間要么是老人的起居室,要么是閑置的廂房。
作為鄉村小廟,鼎云寺的規模已經很大了,但不知出于何故,利用率并不高,除了大雄寶殿供奉佛像、一兩間廂房老人起居在用外,大部分房屋處于閑置狀態,并且,閑置的房屋沒有人員管理,屋頂還有些垮塌,遠遠望去,有些荒蕪,除了用十室九空來形容,再也找不出更合適的詞語。
鼎云寺位置偏僻也好,十室九空也罷,但真正看點并不是這些,而是年近90歲的老人獨自留守、管理廟宇,老人姓賈,在64歲的時候,孩子工作穩定,成家立業后便來到鼎云寺修身養性,說是修身養性,實則是獨自一人在管理寺廟,并且每隔半個月便下山采購物資,往返一次需要8個小時,堅持至今快30年,其故事比寺廟本身更精彩。
最初的鼎云寺是道觀,發展至今已是道教、佛教合一的廟宇,加上歷史悠久,位置特殊,照理說早就應該成為知名廟宇,但緊靠老人一個人經營管理,人手不夠,精力不足,寺廟發展并不大。不過還好,也是因為老人的堅守,不少自媒體人實地探訪,使得寺廟迅速走紅網絡,成為網紅景點,算是福報,比較幸運,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