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4月24日,中國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與肯尼亞政府道路和交通部部長戴維斯·奇爾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鐵路局與肯尼亞共和國道路和交通部關于鐵路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報道,中國同意資助肯尼亞公路和鐵路建設,包括重建一個事故多發地。內羅畢的國際關系研究員卡文斯(Adhere Cavince)指出,肯尼亞總統魯托現在的訪問表明他“已完全擁抱中國”,而且他所獲得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將使其“信心大增”。
中方在聲明中承諾,將推動兩國高水平互聯互通,促進可持續貿易暢通。肯尼亞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方同意與肯尼亞合作實施戰略性互聯互通發展項目。
報道稱,中方將幫助肯尼亞重建該國中部的一個事故多發地——尼提橋。該橋自40年前投入使用以來已奪去數百人的生命,被稱為“死亡陷阱”。新方案包括建造一座高架橋,以消除原橋陡坡和急轉彎等危險設計。
肯尼亞是非洲重要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受益方。此前,中方曾幫助肯尼亞修建了連接肯尼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中部大裂谷的鐵路線。
相關鐵路工程曾于2019年停工,但內羅畢現已達成協議,將重啟鐵路新延伸段及一條連接裂谷地區與肯尼亞西部的高速公路建設。
報道稱,這些項目是肯尼亞從中國獲得的20個支持的一部分,涵蓋基礎設施、貿易、教育和數字經濟領域。
肯尼亞方面表示,這“鞏固了肯尼亞作為‘一帶一路’關鍵合作伙伴及區域物流樞紐的地位”。
尼提橋發生事故 AP
除鐵路項目外,中國還同意允許肯尼亞探索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熊貓債券。中方稱,要促進可持續貿易暢通。“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始終對肯尼亞優質產品敞開大門,中方鼓勵更多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赴肯投資興業。”
中方強調,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通過團結合作應對各種挑戰,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維護國際貿易規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肯尼亞總統魯托則表示,貿易戰破壞現有國際規則和秩序。肯方贊賞中國在當前動蕩局勢中發揮穩定器作用,維護全球南方國家正當權益。肯方愿同中方共同堅持和踐行多邊主義。
本月初(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了所謂的“對等關稅”,對肯尼亞稅率為10%。而美國對華關稅從最開始20%,到54%,再到104%、125%,再到最近的145%。
“兩國可能認為,通過加強聯系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是及時的戰略選擇。”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埃利奧特國際事務學院教授、中非問題專家申(David Shinn)說。
總部位于華盛頓的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認為,魯托在北京的表態與中國對國際秩序變化的認知高度契合。“他希望在經濟合作中依賴中國。”
孫韻稱,與中國相比,肯尼亞的擬被加征的關稅顯然要低得多,這可能會刺激商品通過肯尼亞轉運。
內羅畢的國際關系研究員卡文斯說,魯托現在的訪問表明他“已完全擁抱中國”,而且他所獲得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將使其“信心大增”。
“中肯關系已重回建設性軌道,兩國不應回避做正確、公正且緊迫的事。”卡文斯說。
自魯托2022年9月上任以來,他曾兩次因多邊活動訪華,第一次是參加2023年10月的“一帶一路”論壇,第二次是去年9月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峰會。這次,魯托將于4月22日至26日對中國進行為期五天的國事訪問。
近年來,為抗衡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美國從多個維度采取策略,加大對非洲國家的施壓力度,以期在國際事務中獲得更大支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指出,非洲已成為中美這兩大經濟體爭奪影響力的中心試驗場。
此外,《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稱,美國官員計劃與70多個國家進行談判,限制他們與中國的來往,這些措施旨在進一步削弱中國經濟,并減少中國在談判桌上的籌碼。由于各國與中國經濟的聯系程度不同,具體要求可能有很大差異。
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在與一些國家的早期會談中,已經提出上述構思。特朗普亦曾暗示此項策略,他曾向傳媒透露,將考慮讓各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二選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