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紅色基因鑄魂 軍墾名城生輝——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紀實

0
分享至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一座由三五九旅傳人用熱血澆灌的城市,正綻放出新時代雙擁工作的絢爛之花。近日,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憑借深厚的雙擁底蘊、扎實的創建成果和突出的軍民共建實效,再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這份榮譽背后,不僅是軍政軍民團結奮斗的生動縮影,更鐫刻著無數感人至深的雙擁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高位推動雙擁工作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走進位于阿拉爾市的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王震將軍的詩句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紅色基因。1953年6月,2萬余名官兵遵照黨中央指示,就地集體轉業,在亙古荒原上建起綠洲新城。七十載春秋更迭,這支英雄部隊的基因密碼已融入城市血脈,從開墾荒漠到建設新城,從守護邊疆到助力發展,“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在學校組織的一次參觀中,學生唐豆豆被巨型浮雕《關山萬里展紅旗》深深吸引,浮雕生動地展現了三五九旅的奮斗歷程。她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是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來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努力學習,將來讓這里變得更好。”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館內上演,僅2024年紀念館就接待參觀團體2600余批次,覆蓋群眾超40萬人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活課堂”。在這里,參觀者通過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故事,與歷史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

這種沉浸式的紅色教育,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雙擁精神的賡續。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堅持雙擁利軍、雙擁興市、雙擁惠民理念,將雙擁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開展軍地合署辦公,認真落實“雙清單”制度。


2025年1月24日,第一師阿拉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師市黨委宣傳部、文聯在駐地部隊開展“送春聯進軍營”雙擁活動,為駐地官兵送上新春的祝福(資料圖)。(第一師阿拉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

自2021年以來,第一師阿拉爾市專題研究推進雙擁工作20余次,累計投入保障經費2500余萬元,成立服務站點63個,制定出臺擁軍優屬政策性文件10余個;先后投入7300余萬元改善訓練場環境、改造營區,為駐地部隊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將雙擁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內容,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動雙擁工作全面開展。

此外,第一師阿拉爾市各級黨委常態化開展春節、“八一”等節日走訪慰問活動;與駐地部隊開展共建活動,持續鞏固軍政軍地團結。將國防教育法等法規納入全民教育計劃,4年來,累計17.8萬余人次接受國防教育;借助互聯網矩陣發布雙擁信息3000余條,推動雙擁理念深入人心。

擁軍優屬 讓尊崇與關懷落到實處

始終賡續擁軍優屬光榮傳統,第一師阿拉爾市通過優化服務機制、拓展保障維度、豐富優待內涵,將現役軍人及退役軍人優先優待政策落細落實,全方位營造尊崇軍人職業、厚待退役軍人的社會環境,讓尊崇之光溫暖每一位“最可愛的人”。

子女教育問題向來是駐地部隊官兵的大事。第一師阿拉爾市教育局和雙擁辦聯合出臺政策,開辟“綠色通道”,優先保障軍人子女就近入學。每年開學季,教育部門都會主動與部隊對接,了解軍人子女入學需求,安排專人負責辦理入學手續。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持續完善軍人軍屬優待政策體系,在多個領域積極作為。在駐地部隊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站,為官兵提供專業法律支持;建設“強軍書屋”,豐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公立醫院開通軍人就醫“綠色通道”;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及時推送就業崗位信息等方式,解決軍人配偶就業問題。

走在阿拉爾市街頭,“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標識隨處可見:火車站候車大廳設置軍人優先標識、景區售票處設置軍人免費標識。更令人暖心的是,590家“擁軍企業(門店)”組成的服務網絡,涵蓋餐飲、購物、家政等生活領域。退役軍人劉海洋在“擁軍門店”購物時,總能享受額外折扣。他說:“雖然脫下軍裝多年,但這座城市從未忘記我們。”


2025年元宵節,阿拉爾市文工團在駐地部隊慰問演出(資料圖)。(第一師阿拉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

這份關懷同樣溫暖著退役軍人群體。4年來,7000余萬元優待撫恤資金精準發放,投入1400余萬元為近900名退役士兵開展社保接續,筑牢養老保障。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設立的“一站式”服務窗口,將檔案轉接、就業咨詢、創業扶持等多項業務整合辦理,為退役軍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自2021年以來,第一師阿拉爾市已妥善接收各類退役軍人396人,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20余場,組織135名退役軍人參加學歷提升,1400余人次接受各類技能培訓;幫助10名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申請創業貸款200萬元,為6家軍創企業減免稅額4.7萬元,引導8家軍創企業吸納20余名退役軍人就業。

從現役軍人的后顧之憂,到退役軍人的生活保障;從入學就醫的便利服務,到創業就業的全程幫扶,一師阿拉爾市用實際行動將尊崇與關懷融入城市發展脈絡。一個個溫暖故事的背后,不僅是這座城市擁軍優屬工作的生動實踐,更是新時代雙擁工作的鮮活注腳。

擁政愛民 軍民共譜發展新篇章

走進九團第二中學,瑯瑯讀書聲與操場上的歡笑聲交織成動人樂章。為傳承擁政愛民的紅色基因、賦能教育事業發展,第一師人民武裝部與該校開展深度合作共建。自開展共建以來,100余萬元援建資金陸續注入,國防教育陣地、軍事體驗場、紅色教育課堂等特色項目相繼落成。這座充滿活力的校園既是培育人才的搖籃,更是軍民魚水情深的有力見證。

軍愛民,民擁軍,駐地部隊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親人”的莊嚴承諾,無論是廣闊田野,還是急難險重的危急關頭,或是民生服務的細微之處,他們與群眾并肩奮斗,共同書寫新時代的動人篇章。

在六團雙城鎮七連,由塔里木大學聯合駐地官兵共同援建并進行技術指導的3座增溫改造大棚里,各類蔬菜長勢喜人。“以前種大棚,總擔心溫度不夠、成本太高,現在有部隊和專家幫忙,心里特別踏實,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了!”種植戶喻旭梅的話語中滿是感激。


2024年8月10日,第一師阿拉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婦聯與駐地部隊共同舉辦“緣定一師·邂逅軍營”軍地青年聯誼活動(資料圖)。(第一師阿拉爾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

為助力鄉村發展,駐地官兵向九團梨花鎮十三連、六團雙城鎮七連等4個基層連隊投入90多萬元。駐地官兵還化身“綠色使者”,投身“三五九林業生態工程”,累計栽樹3萬余棵,為團鎮、連隊筑起一道道綠色屏障。

在民生服務領域,軍民魚水情更是溫暖人心。駐地官兵與31名第一師阿拉爾市困難家庭子女結對幫扶,用愛心點亮求學希望;開展100余次愛民助民活動,把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這些點點滴滴的付出,讓軍民團結的情誼在歲月中愈發深厚。

從軍墾戰士的熱血墾荒到今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的榮光,阿拉爾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涌動著軍愛民、民擁軍的深情厚誼。紅色基因的傳承不僅鐫刻在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的浮雕中,更躍動于教育優先、就業幫扶、生態共建的實踐里;雙擁精神的力量,既體現在資金的傾力投入中,也閃耀在官兵與人民并肩作戰、共植綠蔭的動人身影里。

榮譽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第一師阿拉爾市用七十余載堅守證明:當尊崇軍人的溫度融入城市血脈,當軍民團結的合力注入發展脈搏,邊疆熱土便能綻放出更絢爛的團結之花。未來,這座承載著三五九旅優良傳統的城市,必將在新時代雙擁路上砥礪前行,讓“軍民一家親”的故事在塔河之源生生不息,為強國強軍事業續寫更多溫暖而鏗鏘的注腳。(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曾維)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日報網 incentive-icons
中國日報網
網站及本賬號運營主體為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331718文章數 38910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南城县| 佛坪县| 武平县| 鄂托克前旗| 成安县| 南华县| 类乌齐县| 乌兰察布市| 鸡泽县| 霍州市| 郎溪县| 监利县| 军事| 桂平市| 洱源县| 深圳市| 普格县| 麻栗坡县| 崇礼县| 锦州市| 庆安县| 界首市| 咸丰县| 新密市| 原阳县| 德安县| 颍上县| 静海县| 阿拉尔市| 教育| 灵石县| 山东| 桂平市| 长治市| SHOW| 绵竹市| 九江县| 会理县| 邢台县|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