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朱琳 記者 花宇)4月25日晚,海安大劇院內座無虛席,燈光璀璨,“茉莉花開·家門口賞好戲”全省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和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演(南通站)海安專場開幕,10個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文藝作品輪番上演,為市民帶來了一場視聽與心靈的雙重享受。
演出在開場歌舞《南通好通》中火熱開場,演唱者用嘹亮的歌聲和飽滿的熱情,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隨后,無錫民族樂團的二胡齊奏《戰馬奔騰》以激昂的旋律,展現了戰馬奔騰的磅礴氣勢,六位演奏家的精湛技藝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千軍萬馬之中,感受那份震撼與激情。雜技《形與影—滾環》的表演者於年群,作為江蘇省雜技團的精英,以其高超的技藝和驚險的表演,讓觀眾目不暇接。該節目曾多次出訪海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此次在海安的舞臺上,再次展現了中華雜技的獨特魅力。漣水縣淮劇團帶來的小淮劇《我的親家管得寬》,作為“中華頌”第十四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的優秀劇目,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講述了鄰里間的溫馨故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笑聲與掌聲。
此外,還有第十五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的男聲小組唱《戰高沙》、獲得江蘇省文藝大獎·第八屆舞蹈獎表演金獎和創作銀獎的舞蹈《帶你回家》、榮獲2023紫金文化藝術節劇目獎的歌曲《滄桑》、第十三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的嗩吶合奏《豐收喜悅》,以及融合黃梅戲、揚劇、錫劇經典片段的經典戲曲集錦等節目輪番上演,戲曲、舞蹈、曲藝等不同藝術形式的碰撞,既有傳統藝術的傳承,也有現代藝術的創新,讓觀眾大飽眼福。
演出現場,掌聲叫好聲不絕于耳,臺上臺下雙向奔赴。觀眾高小寶早早來到現場等候,他介紹道,自己身為一名海安慈善藝術團演員,今天特意帶領團隊全體成員前來,一方面觀看演出,另一方面學習經驗,期望未來能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觀眾周璟錦看完演出后表示,“這場演出能把江蘇省內不同的文化藝術送到家門口,好看好聽好玩,感受到了江蘇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為家鄉感到自豪。”
盱眙縣黃梅劇團副團長戎慧演出后難掩激動,“今晚海安觀眾熱情高漲,入場率遠超預期,給予了我們極大鼓勵。期望這些節目能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成為傳統文化傳播之窗,帶大家領略其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近年來,海安一直致力于文化事業的發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全年開展“萬里千家”惠民文藝演出924場、“四季村晚”231場、“歡樂大舞臺”送戲下鄉180場,成功承辦2024年全國“村舞”賦能鄉村振興案例交流、紫金文化藝術節南通市群眾文化活動專場演出、海安之夏、海安春晚等文化活動。
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茉莉花開·家門口賞好戲”巡演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被列入2025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由文藝名家和新秀參演的高質量整臺節目,將在省內巡演813場,實現全省95個縣(市、區)和718個鄉鎮全覆蓋。通過匯聚全省優秀舞臺藝術與群眾文藝精品,量身定制特色鮮明、類型多樣的演出節目單,搭建起藝術直抵民心的橋梁,將高品質文化演出送至百姓“家劇場”。
作為南通唯一“省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試點地區——海安市高新區譚港村,今年已先后開展交響樂團獨奏重奏音樂會、“賀新春·文化走親”等多個“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特色專場活動,優質文藝資源如春雨潤物般滋養基層土壤。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