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V坦克,是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研制的一款坦克。戰斗權重為1.0,在2025年“一戰風云”活動中獲得。
為了解決Mark IV型坦克存在變速、傳動裝置不可靠以及汽油機出力不足等問題,從1917年10月開始,坦克供應委員會著手以Mark IV型為原型進行改進。以其坦克底盤和武裝配備為基礎,采用了威爾遜行星齒輪組變速裝置,這種裝置可由一人操作,且故障發生率低。同時,換裝了動力更強的里卡多150馬力汽油機,還改進了發動機冷卻系統;在頂部增設車長觀察塔,以提高觀察視野。1917年12月,Mark V型坦克在大都會工廠投入生產,1918年5月開始交付部隊,共生產制造了200輛僅配備機槍的“雌性”坦克和200輛裝備6磅炮和機槍的“雄性"坦克。
1918年7月4日的哈梅爾之戰是Mark V型坦克的首秀。在戰斗中,其機動性得到提升,能輕易實現短距變向,有效端掉了眾多德國機槍火力點,幫助英國坦克取得了成功。不過,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Mark V的生產任務都沒有完成。
一戰結束后,英國援助了俄羅斯白軍約70輛該型坦克。這些坦克在蘇俄內戰中被紅軍繳獲了相當一部分,被紅軍命名為“里卡多”。紅軍將其修復后,作為“突破型坦克”重新投入戰斗,一度成為紅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并參加過紅場閱兵式。而在蘇俄內戰結束后,部分Mark V坦克仍作為紅軍的主力裝備,在1930年還與蘇俄第一種國產坦克T-18一起參加聯合演習。之后由于坦克已經落后,不適合改裝成防御工事火力點,在1941年沒有送往前線。
之后,部分Mark V坦克被當作紀念碑,還有一些被拆除武裝當作拖拉機使用,安裝了拖曳犁鏵進行耕作。如今,還能在俄羅斯庫賓卡“愛國者公園”、烏克蘭盧甘斯克和烏克蘭哈爾科夫歷史博物館等地看到不同數量的該型坦克仍在矗立,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戰斗和坦克的發展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