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美麗中國建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相關指示精神,強化先進成果轉化落地,實現環境產業規范健康發展,4月20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慕尼黑博覽集團、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環境技術大會在上海隆重開幕。
本次大會主題為“美麗中國”目標十年展望——科技引領綠色低碳轉型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圍繞綠色產業鏈構建、技術管理體系建設、流域綜合治理、標準化引領等關鍵議題開展深度交流與研討,旨在凝聚科技創新合力,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向新征程,為業內人士搭建政府、環境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及媒體等多方互動交流平臺。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于會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夏科家、環境商會會長李其林參加大會開幕式。生態環境領域管理部門、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等500余位專家代表出席會議,共同為環保產業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大會圍繞“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專題板塊開展了高峰論壇,蜀山經開區受邀參加“美麗中國目標背景下的綠色產業鏈建設”議題,針對“中國環境谷”建設分享經驗。會上,蜀山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睿系統介紹了“中國環境谷”在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場景拓展及生態共建方面的實踐成果,為“美麗中國”目標下的綠色產業鏈建設提供了“中國環境谷”方案。
孫睿指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作為“中國環境谷”的核心驅動力,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目標,積極開展院企合作、院地合作,目前已與岑鋒科技、中科環光等企業共建“聯合創新發展部”,通過采用研究院和企業高層次人才互聘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展“項目制”攻關研發,打開“共研共投共創共享”新局面,加速實現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應用。
在推動技術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過程中,“中國環境谷”通過開展常態化“走出去”活動,將技術方案與地方需求精準匹配。截至目前,“中國環境谷”已組織企業深入蚌埠、滁州、蕪湖、六安、亳州及江蘇、山東等10余個地市開展應用場景供需對接會,她表示,這一模式通過“需求清單+定制方案”雙輪驅動,解決了涵蓋水、大氣、固廢、噪聲等領域涉及智慧環境服務、大氣環境監測、含氟廢水處置、固廢資源化等方面的十余類典型場景需求,累計形成近60項環境問題解決方案,形成“中國環境谷”品牌效應,金字招牌正越擦越亮。
為進一步提升發展能級,2024年,合肥市政府與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簽署共建協議,共同推動“中國環境谷”邁向千億級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協議明確以“科創+產業”為主線,通過政策支持、資金傾斜和場景開放,加速技術應用,推動 “中國環境谷”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此外,中國環境谷”積極聯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與多個地市、開發區以及國企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擴大“朋友圈”。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不斷拓展企業的合作領域和業務范圍,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共進的良好局面,實現科技成果跨領域轉化。
下一步,“中國環境谷”將以“雙碳”目標為引領,繼續深耕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與應用,布局智慧環保平臺與雙碳示范區,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來源丨中國環境谷
審核丨張歷平責編丨徐明編輯丨劉靜璇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