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萬股民被割韭菜!
去年11月,資本圈一大黑幕被揭開,貴州百靈公司被推上風口浪尖。
董事長姜偉與母親、弟弟三人瘋狂套現42億,卻讓8.8萬股民為他們買單。
如今,貴州百靈公司正在面臨大量投資者的索賠訴訟,已經有幾十位投資者獲得立案。
曾經風光無限的“苗藥第一股”,如今已被貼上了“ST”標簽,股價暴跌至4元/股,面臨退市風險。
貴州百靈公司到底是如何淪為家族資本提款機的?母子三人又是如何步步為營的呢?
貴州百靈公司成立于1999年,以生產苗藥為主。
像大家所熟知的維C銀翹片、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藥品都是它生產的。
2010年貴州百靈成功上市,姜偉家族100%控股公司,姜偉持股70.46%,母親張錦芬和弟弟姜勇各持14.27%。
按理說,企業上市一般都是為了從股東那里集資,將企業品牌做得更大,但是貴州百靈很奇怪。
上市后,股權牢牢掌握在自己家人手里。這一點就已經暗示了不正常。
果然,2013年開始出現了端倪,母子三人給股民們陸續上演了一場金蟬脫殼的戲碼。
姜偉的母親張錦芬,在公司發展前景大好之際,賣掉一部分的股權,套現3.7億元;
2015年,在公司股票價格的最高點,張錦芬把剩余股權全部拋出,套現4.5億元。
緊接著,姜偉和姜勇兄弟二人陸續通過售賣股權與股權質押的方式套現,套現金額達19.5億元。
截至2024年,母子三人套現金額合計42億元。
在公布的股東名單中,已經看不到母親和弟弟的身影,只有姜偉的名字還在。
但是姜偉的股權也大幅縮減,從原來的持股70.46%,縮減至了17.55%,僅剩的這些股份還是被質押的。
然而股民們卻被蒙在鼓里。
直到貴州百靈公司因公布的財務數據異常,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才發現這一驚天的“騙局”。
事情暴露后,貴州百靈公司面臨退市風險,導致股價暴跌。
從歷史最高點90元/股,跌落到現在的不足4元/股,導致8.8余名股東承受重大損失。
而貴州百靈的創始人姜偉,正是讓股民負債累累的“始作俑者”。
姜偉的祖籍是山東,在他小時候,一家人搬到了貴州。
初來貴州的他,因為水土不服還大病了一場,去醫院都沒有看好,卻被一個苗醫老頭用土方子治好了。
這是姜偉第一次見識到苗藥的厲害,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個學醫的夢想。
17歲那年,姜偉考上了貴陽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貴州醫科大學。
畢業后,他在一家醫院里當藥劑師,一干就是6年。
然而因為經常與藥廠打交道,姜偉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放棄“鐵飯碗”,自己創業。
于是,姜偉跟家人一起籌資845萬,買下了連虧多年瀕臨破產的安順制藥廠。
不得不承認,姜偉確實是做生意的那塊料。通過設備改革、聚焦苗藥,接手當年就讓公司的產值達到了4100萬元。
2003年,藥廠更名為貴州百靈。
先后推出的維C銀翹片、止咳糖漿、小兒氨酚烷胺顆粒等爆款產品迅速占有市場,讓貴州百靈公司成為苗藥領域中的龍頭企業。
七年后,貴州百靈成功上市,成為“苗藥第一股”,股票非常搶手。原本計劃是只募資3.5億,結果募資了14.8億??梢姽擅裼卸嗫春盟?。
到了2013年,一向有商業頭腦的姜偉又給苗藥添了一把火。
用1個億收購了"祖傳苗藥秘方",把貴州百靈的股價炒高近240%。
另一邊姜偉的母親也沒閑著,而是瞄準時機悄悄拋售了一部分股權,成功拿到了3.7億元的資金。
此時,為了能創造更多的財富,貴州百靈開始把目光轉向了房地產、酒店、賽車、圍棋等業務領域。
他在貴州安順斥巨資10億打造了一家五星級酒店,雖然毗鄰黃果樹瀑布景區,但一個五線城市消費能力畢竟有限,導致酒店常年虧損。
這種多元化的發展,不但沒讓項目發展起來,倒讓貴州百靈的業務開始下滑。
也就是在此時,意識到苗頭不對的姜母把手里剩余的股權全部套現。緊接著,姜偉的弟弟姜勇也開始出售手里的股權。
姜偉自己也套現了一部分,但是他擔心大規模套現引起股票大跌,于是姜偉想到了一種特殊的套現方式——股權質押。
也就是把自己的股權抵押給銀行來貸款。如果到期還不上,就用股票抵債。
這樣,明面上看,姜偉的股權還在,但是實際上已經拿到資金。
最終,母子三人以“瞞天過?!钡姆绞?,合計套現達42億。
2024年11月8日,貴州百靈公司因財務數據異常被監管部門調查。
財務報告上顯示,貴州百靈2023年第四季度銷售費用高達11.88億元,遠超行業水平,異常數據引起了專業人士的懷疑。
經調查發現,貴州百靈公司這么多年來都是使用虛增利潤的方式,為套現創造條件。
如今貴州百靈早已成為了“空殼”公司,投資者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大規模套現后,嚴重削弱了百靈公司的資金實力。貴州百靈公司也被貼上了“ST”的標簽,這意味有退市的風險。
這些負面消息使得貴州百靈的股價持續下跌,把8.8萬的股民坑慘了。
一位退休的王阿姨,把一輩子的積蓄180萬都投入了貴州百靈,如今賬戶上僅剩下12萬,讓她苦不堪言。
還有人把給孩子的看病錢都投進去,結果現在連吃藥的錢都沒有了。
這些事聽聞后,讓人唏噓不已。貴州百靈的案例為中國資本市場敲響警鐘。
股民在投資時還是應保持理性,尤其謹慎購買家族企業的股票,家族企業套現的案例屢見不鮮。
比如鴻博股份,創始人尤氏家族七口人占了70%的股權,上市后開始套現,現在家族7人已全部退出;有棵樹公司,創始人夫妻倆加好朋友,三人持股100%,結果三人套現21億后跑路了。
因為家族企業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在高價時縮減股權,拿走錢就走了,而麻煩卻留給了股民。
同時監管部門也應進一步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加大處罰力度。
“罰他個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就像財經專家吳曉求說的那樣。
參考文章:
胡亂談琴,《全賣光了,貴州一家人套現42億,把麻煩留給了9萬股民》
西部好物,《"苗藥第一股"貴州百靈不靈了?家族企業母子三人清倉套現42億,8.8萬股民血本無歸、傾家蕩產》
中國證券報,《去年四季度銷售費用率畸高 貴州百靈財務報表真實性存疑》
經點新聞,《全賣光了!母子三人清倉套現42億,卻把麻煩留給了8.8萬股民》
胡亂談琴,《一家八口分批轉移,姐姐先走,弟弟跟上,已套現2.4億》
作者:慕圣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