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本文字數:1612,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第一財經 章軻
國家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交通基礎設施沿線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不低于500萬千瓦。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目標,堅持協同聯動、統籌謀劃、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交通運輸動力綠色低碳替代,強化交通運輸清潔能源保障。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門協同的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機制,交通運輸行業電能占行業終端用能的比例達到10%,交通基礎設施沿線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不低于500萬千瓦,交通運輸綠色燃料生產能力顯著提升。
到2035年,初步建立以清潔低碳能源消費為主、科技創新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交通運輸用能體系,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新能源營運重卡規模化應用,基本建成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等發展目標,為加快交通強國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決策部署,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堅強支撐。
近年來,移動源污染治理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領域。《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4年)》顯示,2023年,全國移動源污染物排放總量為1924.6萬噸。其中,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源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1389.6萬噸、535.0萬噸。非道路移動源中,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比較大,累計占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總量的近95%。
我國運輸結構以公路運輸為主,承擔了約70%左右的旅客和貨物運輸。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構建以電氣化鐵路、清潔船舶為主的中長途客貨運,以低排放車、新能源車為主的短途客貨運體系,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
國家將推動交通運輸動力綠色低碳替代。攝影/章軻
《指導意見》圍繞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燃料供應、產業培育、要素保障等領域部署了8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
《指導意見》提出,加強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規劃協同,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規劃銜接互動,統籌規劃交通運輸清潔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優化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管理,加強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用地用海等支撐保障,鼓勵交通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同步開發、同步招商,優化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項目核準(備案)流程。
同時,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推進鐵路、公路、港口航道和樞紐場站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高效穩定運行,增強交通運輸能源系統彈性,提升交通運輸能源系統應急能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網與能源網協同互動。推廣新能源與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鐵路機車車輛、汽車、船舶等運輸裝備,推動新能源航空器應用推廣,推動綠色低碳郵政快遞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安全可靠交通運輸綠色燃料體系,持續提升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能力方面,逐步完善交通運輸綠色燃料儲運加注網絡。培育現代化產業融合體系,鼓勵新模式推廣及新興產業孵化,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產業補鏈強鏈。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電動重卡、氫能重卡、電動船舶、車網互動、動力電池、充(換)電站、加氫站等相關標準制定修訂,完善安全、節能、環保等標準。
《指導意見》明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支撐保障政策,加大資金要素支持,加強標準規范支撐,推進科技創新,強化試點引領,組織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啟曜”行動和“乘風”行動,推動各地因地制宜依托交通基礎設施開展光伏、風電開發利用,建設一批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創新試點項目。
交通運輸部表示,將聯合有關部門,制定相關行動方案,加強對交能融合各項任務的指導監督,強化評估管理與跟蹤問效,組織開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創新試點,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微信編輯| 雨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