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盤看似精妙,實則是“飲鴆止渴”的短視之舉。其先對70多個國家發出威脅,若不限制與中國的貿易,便將面臨高額關稅的制裁大棒;緊接著,又拋出關稅豁免的“胡蘿卜”,試圖引誘各國配合其對中國的制裁。這種“威逼利誘”的組合拳,讓不少國家陷入兩難困境。
石破茂(資料圖)
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便是一個典型案例。日本對美出口在其總出口中占比超過20%,汽車產業更是高度依賴美國市場。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公開表示,只要特朗普停止加征關稅,日本愿意做出一定讓步。然而,日本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艱難權衡,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在與中國的貿易中也有著巨大的利益關聯,這使得日本難以輕易完全倒向美國一方。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與中國的貿易。美國《大西洋月刊》專欄作家羅杰·卡瑪發表長文指出,特朗普政府錯誤地認為自己在與中國的較量中占據上風,實際情況卻是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遠超想象,而中國多年來也已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經濟反制武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聲稱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僅為中國對美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中國“必輸”,這種觀點被事實證明是完全錯誤的。
美國國內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而亂成一團。美國街頭爆發了700場抗議活動,華盛頓白宮門口被示威者圍得水泄不通,他們高舉“關稅滾出美國”“停止解雇公務員”等牌子,表達對關稅政策的強烈不滿。小布什、奧巴馬、克林頓三位前總統也罕見聯手,痛批關稅政策如同讓美國在懸崖邊飆車,十分危險。面對國內的混亂局面,特朗普在社交平臺連發5條帖子,一邊試圖將太平洋垃圾問題甩鍋給中國,一邊呼吁企業家前往美國建廠,然而評論區早已被網友們“關稅導致雞蛋漲價”等罵聲淹沒。
特朗普(資料圖)
不僅如此,美國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加州州長紐森公開起訴特朗普政府,并向全球貿易伙伴喊話“繞過白宮,直接和加州談生意”。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加州的這一行為無疑是給了特朗普重重一巴掌,也讓外界清晰地看到美國內部已經陷入混亂。
特朗普原本企圖拉攏盟友共同對付中國,結果卻慘遭打臉。英國財政大臣公開吐槽與中國經濟脫鉤是愚蠢的行為;西班牙首相訪華后迅速簽下300億歐元新能源大單;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直接呼吁歐盟企業不要在美國投資。這些事實表明,國際社會對于特朗普政府的不合理要求并不買賬。
對此,中方迅速做出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若出現此類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必將堅決采取對等的反制措施,中方有決心、有能力維護自身權益。在聲明中,“堅決反對”與“必然反制”等措辭,彰顯了中國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在貿易領域,中方對配合美國制裁的企業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在金融戰場,連續三個月減持美債,引發華爾街震蕩。這些舉措,充分展示了中國應對外部壓力的實力和底氣。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主持“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的沖擊”安理會阿里亞模式會議,包括安理會成員在內的80多國與會。傅聰指出,美國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本質上是以關稅為手段顛覆國際經貿秩序,以美國利益凌駕于國際社會公利之上,以犧牲全世界各國的正當利益來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他強調,面對美方倒行逆施,中國果斷采取反制措施,不僅是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如果美國真的想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就應采取平等、尊重和互利互惠的態度。極限施壓、威脅訛詐絕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此次挑起對華關稅戰,與第一任期時的貿易戰相比,多邊性成為顯著特征,將關稅戰延伸至第三方國家。在此背景下,此輪中美關稅戰的未來走向更加嚴峻和復雜。但中國具備應對美國濫施關稅、遏制打壓行為的實力,過去幾年,面對美國的貿易戰壓力,中國在對外貿易方面展現出突出的韌性,制造業的實力和影響力持續擴大。盡管美國在與其他國家談判時,有關中國的條款制定會給中國帶來新挑戰,但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妥善應對。中國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及多邊貿易體制,在這場國際經貿博弈中,穩步前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國際經濟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