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氣候周氣候變化教育論壇暨2025年代際學習國際研討會會場 (供圖)
在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政濤、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教育室學校工作部部長史國鵬以及上海氣候周執委會主席鄒榮分別致辭。李政濤回顧了華東師范大學在氣候教育領域的實踐成果,強調了學校在氣候變化教育方面的努力和創新。史國鵬強調氣候變化已成為現實威脅,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鄒榮介紹了上海氣候周正在推動的項目,包括“氣候燈塔”項目和“四季機制”。
會議期間,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系統發布了近期兩大標志性研究成果:《氣候變化教育的中國行動:聚焦學校與企業合作(漢英雙語·第二輯)》的入選案例以及《氣候變化教育指導綱要(代際學習版)》,同時,“以氣候變化教育促進三教統籌”研究聯合體宣布正式成立。
以氣候變化教育促進三教統籌”研究聯合體由華東師范大學牽頭,匯聚了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基礎教育機構和行政部門等多元主體,以氣候變化教育為軸心,共同推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協同發展。
論壇上,專家們高度認可中國在氣候變化教育領域的創新貢獻,認為中國的實踐經驗具有示范意義。英國學者指出:“上海校企合作開發的學科融合課程,為全球氣候教育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韓國代表則對“老年與青少年代際共學”模式表示贊賞,稱其“為老齡化社會的氣候行動注入活力”。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基會及泰國、日本、南非等多國專家表達了對來自中國幼兒園、中小學、老年大學所研發的成果的欣賞,表示要加強密切合作和互學互鑒。(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林淑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