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旭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涉及科技、消費、外貿、養老等多個領域。
每經記者注意到,本次會議出現了多個新提法,包括在實施“兩新”政策時,首次提及“擴圍提質”;在對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的支持方面,提出要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并提出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在幫扶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方面,會議提出要“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
實施“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過程中,可以從哪些方面提質?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有何幫助?將受關稅影響較大企業的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提高至多少較為合適?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包括哪些?與其他類型的支持政策相比,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有何獨特之處?
圍繞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對本次會議的多種新提法進行了詳細解讀。
萬喆:從六方面著手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
本次會議指出,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建設。
實施“兩新”政策的過程中,可以從哪些方面提質?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在接受每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可從六方面著手。
第一,可以進一步優化補貼政策,包括對補貼標準進行精準測算,并根據不同產品、不同行業的特點以及市場需求,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補貼額度和方式。
例如,對于動力電池等領域,應及時更新補貼標準。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的經營主體,可以在設備更新方面給予支持,比如在銀行貸款方面提供優惠,或者在中央財政貼息的基礎上,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進行額外貼息,以降低融資成本。總體而言,可以從需求端和供給端雙管齊下,進一步優化相關政策。
一家大型家電商場內,工作人員向消費者介紹一款參與政府補貼活動的熱水器 新華社發(金鵬攝)
第二,從需求端來看,可以進一步擴大補貼政策的覆蓋范圍,將更多市場需求廣泛、消費升級更新潛力大的產品和領域納入支持范圍。除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環等電子產品,凈水器等家用設備外,高端服務業等新業態也可以考慮納入補貼范圍。當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升級要求與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需要將新產品、新業態和新生態納入補貼政策的覆蓋范圍。
第三,對于補貼政策的實施機制,也可以考慮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比如對補貼申領流程進行簡化和普遍化,確保廣大群眾能夠清晰了解辦理方式及辦理渠道。避免信息多頭重復填報,節省群眾在申請初期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提高申領效率。同時,支持地方政府預撥部分資金,提升資金清算效率。此外,建議明確實施細則,包括補貼標準和操作流程,優化補貼申請審核以及資金撥付流程,使補貼能夠更加快捷、低成本地到達受益主體手中。
第四,應加強監督管理,防止虛假申報、惡意抬價以及以次充好等行為的發生,確保市場公平有序。同時,要充分利用數據賦能,對消費者信息、交易真實性和唯一性進行嚴格審核與核驗。依法嚴厲打擊騙補、套補等違法違規行為。
第五,提升服務質量。特別是在家電以舊換新過程中,針對一些體積較大的家電產品,需要組織專業人員為消費者提供上門回收、安裝調試等服務。一方面需要對企業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售后運維支持,另一方面要求企業能夠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第六,應加強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在循環利用能力建設方面,可以將“兩新”政策與“兩重”及其他相關政策有機結合起來。
具體而言,應推進高水平回收循環利用項目的建設,完善標準化、規范化的回收利用網絡,推動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兩新”政策推動產業升級,特別是在供給端實現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升重點行業和重要設備的能耗、排放、技術水平等各項指標,向高端化邁進。
曾剛:新型工具關注結構優化與功能拓展
本次會議指出,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
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包括哪些?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可能是針對特定領域、主題推出再貸款類型的貨幣政策工具。
他表示,政策性金融工具想象力空間更大,可能是針對某些具體方向,對符合條件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給予低成本融資。還可能是從分散風險角度出發,為風險提供保障的政策安排。此外,還可能是對特定主題給予債券發行機會,甚至開放股權類基金。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是以再貸款新品種的形式出現。
與其他類型的支持政策相比,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有何獨特之處?
楊海平表示,首先,政策意圖強,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擴大消費是提振經濟的重要抓手,穩定外貿是應對外部沖擊的重中之重;其次,直達和精準是本次會議提及的新型工具的顯著特征,能夠做到直達痛點、精準滴灌。
曾剛認為,此前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側重重大項目建設,如基礎設施,以穩投資、補短板為主。新型工具則關注結構優化與功能拓展,在支持科技創新上,助力新興產業培育;在消費和外貿領域,注重激發市場活力、穩定外部需求,是對現有金融工具體系的豐富與升級,精準滴灌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他表示,新型工具將精準引導資金流向科創領域,助力突破關鍵技術;在提振消費方面,有助于增強經濟內循環動力;而在穩定外貿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房連泉:新舉措有針對性地惠及勞動密集型和服務型企業
本次會議指出,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
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有何幫助?為何選擇這一手段幫扶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研究員房連泉在接受每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是一項特定性政策,最初于疫情期間推出,并在此后幾年得以延續。該政策屬于社保手段,通過返還失業保險費,能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就業、保障就業崗位。
他表示,此次美國加征關稅的政策可能對我國部分企業產生影響,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針對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服裝、加工等)的特點,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能夠更有效地惠及企業。提高返還比例相當于為企業增加了一筆公共收入,企業可以利用這部分資金支付職工生活補助或維持工資水平。
記者注意到,4月1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這一通知指出,大型企業按不超過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不超過60%返還。穩崗返還資金可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以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支出。
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將返還比例提高到多少比較合適?
對此房連泉表示,對中小企業,可以將返還比例提高至60%至80%,甚至疫情期間還有過暫緩交保費的做法。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此次會議還指出,要盡快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
曾剛表示,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旨在提振服務消費,緩解養老資金壓力。一方面,相關舉措能促進旅游、文化等服務消費行業繁榮,拉動內需;另一方面,可以為養老產業提供資金支持,完善養老保障。長期來看,有望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