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特朗普上月便透露,將在未來數周內出訪中東。他同時宣稱,沙特阿拉伯官員已同意對美國公司投資近萬億美元。特朗普在白宮面對媒體直言,計劃訪問沙特和卡塔爾,且不排除到訪阿聯酋等其他國家,具體時間“可能是下個月,也可能稍晚一些” 。他強調與中東保持著良好關系,認為此次訪問對吸引中東地區對美投資意義重大,直言“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工作崗位” 。
特朗普(資料圖)
白宮方面發表的聲明顯示,特朗普與沙特方面的通話,是其開啟第二任期后與外國領導人的首次通話。Axios報道稱,特朗普曾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記者表示,“美國總統就職后首次出訪通常會選擇英國,但我上次選擇了沙特阿拉伯,因為他們同意購買價值4500億美元我們的產品。”他還提及,“若沙特阿拉伯打算再采購4500億美元乃至5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考慮到通貨膨脹,我們需要適當提價,那么我可能會再度出訪沙特。” 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將沙特視為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期望通過外交互動獲取更多經濟利益。
事實上,特朗普此次將沙特定為上任首訪國家,延續了其第一任期不走尋常路的行事風格。以往,美國總統首訪多選擇鄰國加拿大、墨西哥,或歐洲盟友,而特朗普打破了這一慣例。2017年,他首次入主白宮后,便將首次外訪地定為沙特,彼時收獲了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如今,據美媒報道,他的團隊正與沙特方面緊鑼密鼓地磋商,計劃在5月中旬成行。特朗普甚至公開喊話,只要沙特承諾四年內向美國投資1萬億美元,就能夠“贏得”他的首訪資格。與上次相比,此次價碼近乎翻了十倍,足見其對經濟利益的強烈追逐。
特朗普(資料圖)
一名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將與沙特方面探討結束中東沖突、強化與海灣國家關系等關鍵問題。當下,巴以沖突仍在持續,戰火紛飛,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美國又在也門開辟新戰場,對胡塞武裝展開狂轟濫炸,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沙特作為中東地區的大國,在地區事務中有著重要影響力,對于特朗普的部分舉措其實心存不滿。例如,特朗普曾提議“接管并清空”加沙,這一言論招致沙特等海灣國家的強烈反對。盡管沙特私下與以色列存在合作,但作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在公開場合必須堅守立場。在此情形下,特朗普若想推動巴以問題的解決,沙特無疑是關鍵一環。相較于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在他看來或許更具操作空間。
從沙特的角度來看,雖然特朗普將其視為“提款機”,但沙特也有著自身的戰略考量。特朗普2.0時代推行減少在歐洲、中東軍事力量投入的戰略,集中資源參與“大國競爭”,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沙特的期望,畢竟沙特也希望減少外部軍事干預。然而,鑒于中東復雜的地緣政治關系,沙特仍期望背后有強大力量作為庇護。此外,若沙特能夠成功斡旋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其國際影響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沙特在外交政策上的堅持,實則也是無奈之舉。一方面,沙特雖是美國盟友,但經歷舒吉案件、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等一系列政治和戰爭事件后,兩國關系變得極為微妙。在拜登執政時期,沙特已開始加速向中國靠攏,直至特朗普勝選后,才重新考慮在中美之間平衡外交關系;另一方面,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希望借助美國軍事力量制衡伊朗,卻又不愿成為美國重返中東的“跳板”,進而得罪中俄兩國。因此,沙特選擇以投資的方式來平衡與美國的地緣政治關系,試圖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尋求最佳生存策略。
特朗普(資料圖)
就在特朗普積極籌備出訪沙特之際,中方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動,并在言辭上對美國有了新的表述。中方發出的一封公開信引發廣泛關注,信中先是強調面對美方的關稅施壓,中方將堅決予以回擊,絕不退縮;隨后針對特朗普的某些幻想,正告美方:妄圖揮舞關稅大棒逼迫世界各國屈服的行徑是野蠻的,永遠不要指望中國會在壓力下妥協。信中以“揮舞關稅大棒的野蠻人”來形容美國,從中不難看出,中方對美國一些不合理、不公正行為的耐心已消耗殆盡。這一稱呼的改變,不僅僅是措辭上的調整,更反映出中美關系在當前復雜國際形勢下的微妙變化,凸顯了中方在維護自身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方面的堅定立場。
隨著國際形勢的風云變幻,特朗普此次對沙特的訪問究竟會取得怎樣的成果,中美關系又將在新的表述下走向何方,中東地區能否在多方斡旋下迎來和平曙光,這一系列問題都如同懸念,緊緊揪住國際社會的心,全球都在拭目以待,期待未來局勢能朝著積極、穩定的方向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