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
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共14片
其中
莆田市仙游縣魚牙頂歷史文化街區入選
一起來看——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
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通知
閩政文〔2025〕113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切實保護好我省歷史文化街區,延續城市傳統風貌,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和《城市紫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要求,經研究,認定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14片,現予以公布:
一、福州市長樂區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
二、福州市羅源縣后張溪尾歷史文化街區
三、廈門市同安古城歷史文化街區
四、泉州市洛江區橋南古街歷史文化街區
五、泉州市鯉城區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
六、泉州市德化縣紅旗坊歷史文化街區
七、三明市永安火車站歷史文化街區
八、三明市明溪縣三元巷歷史文化街區
九、莆田市仙游縣魚牙頂歷史文化街區
十、南平市建甌市序五里歷史文化街區
十一、南平市建甌市石馬街歷史文化街區
十二、龍巖市新羅區中央蘇區金融街歷史文化街區
十三、龍巖市武平縣興賢坊歷史文化街區
十四、龍巖市漳平市西門頭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不可再生的歷史信息和寶貴的文化資源,是體現城市特色的重要本底。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論述以及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強化組織領導,健全長效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加快保護規劃編制,切實加強保護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街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2日
(此件主動公開)
魚牙頂歷史文化街區地處仙游縣城西側,核心區域匯聚古街、節孝坊、傳統商鋪等歷史建筑群。追溯往昔,這里曾是明清時期閩南商賈往來要道,至今完好保留“一街六巷”傳統街巷格局,柴欄厝民居、中西合璧式建筑等多元風格建筑林立。街區內的“木蘭節孝坊”尤為矚目,其始建于清乾隆年間,2018年被列為仙游縣不可移動文物登記單位,精湛石雕工藝與背后故事,成為街區文化象征。和平路(舊稱“魚和頂老街”)上,打鐵鋪、煎包鋪、農具鋪等老字號商鋪依舊營業,延續著傳統手工藝與市井煙火氣。
仙游縣城始建于唐代,西門街市相傳始于南宋。宋代時,此地丘陵環繞,“五獅落欄”的傳說為其增添神秘色彩。相傳朱熹講學期間預言此地建街將繁榮昌盛,后這里果然商賈云集。魚牙頂作為西門街市西南一角,自宋代起便成為仙游商貿中心,輻射周邊,是閩中重要商貿集散地。街區格局完整,歷史環境要素豐富,保留社稷壇(天地壇)、木蘭林敬齋墓等眾多珍貴文物,兩側建筑留存民國風貌,承載著仙游居民的鄉愁記憶 。此次魚牙頂歷史文化街區入選,是福建省對仙游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認可,未來,這片千年古街將在政策與創新驅動下,煥發全新生機,展現閩中文化獨特魅力。
來源:中國福建、仙游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