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從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獲悉,4月25日,在“和樂頤年”慈善助力醫養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交流會暨《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大灣區探索》新書發布會上,《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大灣區探索》新書揭幕。
該書由廣東佛山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牽頭聯合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學者和研究人員編撰而成,將于6月由中國社會出版社正式出版。書中聚焦大灣區養老服務改革實踐,深入剖析大灣區養老服務改革與政策創新的五大特質,不僅回應了制約我國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四大結構性問題,還從“就地老化”“預防優先”“福利多元”“社會融合”等政策創新維度出發,展望未來養老服務體系制度優化方向。
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社會學人口學所所長鄧智平認為,該書兼具戰略高度、實踐價值和理論創新,不僅創新融合應對老齡化、健康中國與大灣區建設三個國家戰略,形成可推廣的大灣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經驗,并將社會投資、福利多元主義理念等國際理念本土化,構建中國式養老話語體系。鄧智平建議深化研究大灣區跨境養老規則銜接機制,重點提煉順德政企社協同創新模式,期待灣區經驗為全國養老事業輸出更多改革智慧,推動“老有所養”向“老有頤養”升級。
“和樂頤年” 醫養結合創新項目,由和的慈善基金會資助及策劃,德耆慈善基金會和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主辦,引入中科院心理所、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等12家機構,聚焦認知癥干預、失能預防、社區康復、慢病管理、心理健康、安寧療護等服務領域,通過“平臺支持+專業賦能”雙輪驅動開啟服務創新實驗。
自2024年3月啟動到2025年3月基本完成,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和樂頤年”醫養結合創新項目形成了“政府支持、慈善力量推動、社區及社會性支持為依托、多主體多層級參與、樞紐型平臺運行、供需精準對接”的醫康養社服務綜合體。該項目已累計服務超3萬人次,形成標準服務指南7套,知識產權成果15項,各類培訓及交流活動惠及從業人員超9萬人次。這些成果有力地推動了醫養融合服務創新,提升了老年人的服務質量。《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大灣區探索》一書中也介紹了“和樂頤年” 醫養結合創新項目的相關探索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