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車展寧德時代展臺,此前在超級科技日上已發布亮相的鈉新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以及驍遙雙核電池這三大動力電池“黑科技”,加上一些互動裝置,來了一個集中展示,給現場媒體及觀眾再秀了一把技術硬實力,引得現場眾多關注。
鈉新電池:破冰低溫 冰天雪地不掉電
展臺C位展示的鈉新電池,-40℃環境下電芯仍能保持90%電量,徹底解決北方冬季續航痛點。其采用鈉離子體系,成本較鋰電池降低30%,且能量密度達175Wh/kg,混動車型純電續航超200km。
現場展示中,電芯被電鉆穿透、鋸斷仍不起火,安全性能拉滿。配套24V重卡啟駐一體電池,-40℃一鍵啟動,8年壽命成本更低,自放電率低于3%,徹底告別趴窩焦慮。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電池技術將于2025年12月正式量產出貨。
神行超充:12C峰值,充電如加油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堪稱“充電速度天花板”。搭載12C超充技術,峰值充電功率1.3兆瓦,5分鐘補能520公里,30秒充電即可行駛75公里。-10℃低溫下,5%-80% SOC僅需15分鐘,充電時間較行業縮短35%,低溫性能媲美常溫。此外在擁有12C超充體驗的同時,還實現了同等超充倍率下全球第一的800公里超長續航。
驍遙雙核:全場景覆蓋,智能增程
作為“六邊形戰士”代表,驍遙雙核電池通過雙核架構與自生成負極技術,實現能量密度躍升——體積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其獨創的“電電增程”技術,可智能調配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體系,滿足城市通勤與長途穿越需求。雙熱失控防護與雙熱管理系統,將安全冗余提升至新高度,72小時熱擴散時間遠超國標。
寧德時代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三大電池技術,從鈉離子電池的化學體系重構,到超充技術的材料學突破,再到雙核架構的跨界融合,寧德時代正以“每一種化學體系、每一個性能邊界”的探索,將動力電池從單一功能件推向智能化平臺。
而在麒麟電池F1賽道體驗互動區,觀眾可以通過AR眼鏡了解電池內部結構及使用變化時,或許更能理解寧德時代的野心。這次上海車展寧德時代展臺不僅是電池產品創新與顛覆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場關于未來出行方式的宣言——當動力電池從“夠用”走向“全能”,從“單一”邁向“多核”,也預示著一個真正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全場景電動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