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金庸筆下的"降龍十八掌"化作數字光影震撼世界。
這位離世六年的武俠宗師,仍在用另一種方式續寫傳奇。
從被3次開除的叛逆少年,到日薪2元的報社雜工,再到締造15部經典的文化符號,金庸用一支筆完成了最華麗的逆襲。
01
三次被開除的叛逆少年
1924年2月6日,浙江海寧查氏大宅傳出嬰兒啼哭。
這個取名查良鏞的男孩不會想到,自己日后將用"金庸"二字撼動整個華語世界。
查家藏書樓"澹遠堂"里,6歲的金庸已能背誦《三字經》,卻在《資治通鑒》前打起了瞌睡——這個細節仿佛預示著他與傳統文人的不同軌跡。
1939年,15歲的金庸做出驚人之舉:與同學合著《給投考初中者》。
這本中國首部升 學指南在戰火中狂銷數萬冊,版稅足夠買下杭州半條街。
但少年鋒芒很快招致禍端:在聯合高中,他因撰寫諷刺小說《阿麗絲漫游記》被開除,校方檔案里赫然寫著"該生思想危險"。
1944年重慶國立政zhì 大學外文系,20歲的金庸再次被退學。
這次是因為舉報蔣軍職業學生舞弊,校方給出的理由是"破壞團結"。
帶著滿身傷痕,他躲進中 央圖書館古籍部,在《四庫全書》的霉味里完成了最初的文學啟蒙。
02
日薪兩元的香港難民
1948年,24歲的金庸擠在《大公報》招聘考場,與三千人爭奪3個崗位。
當主考官問及國際法知識時,這個曾在東吳大學旁聽的年輕人,竟用聯合國的憲法原文作答。
次日,《大公報》總編輯胡政之親.自 拍板:"就要那個背得出國際法的瘋子!"
1950年,懷揣外交夢的金庸北上京城。
當發現理想與現實差距后,他轉身登上南下列車。
在搖晃的車廂里,他寫下日記:"香港或許能容得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這個決定,改寫了整個武俠文學史。
初到香港的金庸窮困潦倒,白天在《新晚報》當編輯,晚上睡在拼起來的長椅上。
1955年某夜,同事梁羽生突然病倒,主編羅孚把金庸推到桌前:"你來續寫《草莽龍蛇傳》。"
31歲的查良鏞顫抖著寫下"金庸"二字,從此,《書劍恩仇錄》橫空出世。
03
報業大亨的武俠江湖
1959年,35歲的金庸抵押房產創辦《明報》。
創刊號上,《神雕俠侶》與反右社論并列刊載,日銷量僅6000份。
最艱難時,他同時撰寫《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兩部小說,還要每天寫6篇社評。
妻子朱玫提著保溫桶送飯的身影,成為中環報館街最心酸的風景。
1963年,《天龍八部》連載到喬峰誤殺阿朱時,整個香港為之震動。
銅鑼灣茶餐廳里,主婦們邊抹眼淚邊討論:"金庸先生是不是受過情傷?"
沒人知道,此時的金庸正在經歷婚變,他把對愛情的絕望全部傾注在"塞上牛羊空許約"的章節里。
1972年,《鹿鼎記》完結篇刊出當日,《明報》銷量突破12萬份。
48歲的金庸突然宣布封筆,在修訂本序言中寫道:"韋小寶就像香港,看似荒誕卻充滿生命力。"
此時,他的報業帝國估值已超10億港元,但真.正的不朽之作,是那部用17年寫就的武俠史詩。
04
修訂三十年的文化圣典
1994年,三聯書店版《金庸全集》引發搶 購狂潮。
70歲的金庸卻躲在書房,用放大鏡逐字修改舊作。
當讀者發現黃蓉年齡出現矛盾時,他坦然承認:"當年在報上連載,就像廚師邊炒菜邊上菜,難免手忙腳亂。"
2005年,81歲的金庸在劍橋大學戴上博士帽。
面對"為何重修學位"的疑問,他笑答:"查良鏞要證明自己不是靠寫小說混學歷。
"在圣約翰學院的古舊書桌前,他完成了對《天龍八部》的最后一次修訂,新增的"釋名"章節,道盡對佛學的畢生參悟。
2018年10月30日,94歲的金庸在香港逝世。
出殯當日,深圳書城連夜搭建的追思墻上,貼滿"楊過""郭靖""令狐沖"的悼念便簽。
有讀者寫道:"您給了我們整個江湖,現在該去守護自己的武林了。"
結語
從被開除的叛逆少年到武俠宗師,金庸用94年人生寫就的,何止是15部小說?
當我們在杭州地鐵"武林門"站駐足,在襄陽古城尋找郭靖雕像,在抖音觀看六神磊磊解說時,金庸的江湖從未遠去。
你心中最難忘的金庸瞬間是什么?是喬峰掌劈斷箭的豪情,還是程靈素毒發時的絕筆?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武俠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